名医讲堂第四期!3岁自闭症孩子的康复分享,附训练方法
已有 504 次阅读 2019-08-26 17:21自闭症是一种心理、社交、语言延迟和偏离的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行为。
其中语言的发育迟缓和偏离,是自闭症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本期的名医讲堂,我院姬卫华主任,围绕一个3岁孩子的案例给家长们分享了一些康复的方法。
这里,小宝围绕姬卫华主任分享的「示范法」给大家讲解,家长可以学习,并应用到生活场景中。
1家长可以运用的「示范法」
据小宝了解,示范法由美国自闭症研究学者创立于1967年,并沿用至今。
示范法表示,孩子许多行为并不是通过实践和受到强化而形成的;
也就是说一味的指导训练孩子,强化某方面的能力,改善的效果反而不理想(如专一的训练穿衣、走路、接触宠物等)。
示范法所提出的观点是:通过孩子本身存在的学习能力,来改善自身的行为(刻板行为、恐惧行为等)。
拿孩子害怕与「宠物」接触来说,在示范法中,会通过如下3种方法去改善孩子。
① 现场示范法
当其他小朋友与狗狗玩耍的时候,父母可以让孩子近距离观望;并多次尝试,能改善孩子怕狗,见到狗就闹情绪的情况。
统计显示,此方法改善孩子刻板行为和恐惧的有效率在50%~67%。
② 参与模仿法
如果在看观看小朋友与狗玩耍的过程中,孩子表现出接触欲望,妈妈可以小心的带领孩子与狗轻微接触。
也就是模仿其他孩子与狗的玩耍,改善有效率高达80%~92%。
③ 电影、电视-录像示范法
除真实画面外,家长也可以通过播放有关电影、电视,使孩子观看与狗接触的过程,消除对狗的恐惧和孩子对狗的刻板印象。
改善有效率为20%~30%。
看了上面的例子,家长对示范法应该也有一定理解了,示范法对于自闭症孩子融入集体和提升正向行为来说,改善率最高可达92%!
训练的优点在于,成效快、适用的生活情境广泛,还可与其他行为治疗方法结合使用,适合于多位小朋友同时治疗。
示范法在我院的运用▼:
与生活中的示范法不同之处在于:康复师会随时记录孩子的进步情况,定期评估孩子变化;并及时更新训练的方法。
拿孩子怕狗到能接触狗来说,能在最短的时间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
对于姬卫华医生的分享,家长们学会了吗?
以上,就是主任与大家分享的自闭症训练方法啦,希望家长们有所收获!
昆明儿宝儿童医院也将始终坚持初心,用行动帮助更多的自闭症患儿,为自闭症儿童康复事业助力。
也希望通过“名医讲堂”的开展传播更多家长关心的儿童健康问题,帮助更多的孩子。
搜索
复制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