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美国国债利差倒挂,究竟意味着什么?

已有 470 次阅读  2019-02-21 09:26

  一、美国期限利差倒挂历史回顾

  自1985年以来,美国历史上共出现三次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与一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出现倒挂的情况。分别出现在1989年1月至10月底,2000年3月底至12月底,2005年12月至2007年8月初。

  (1)1989年1月至1989年10月底

  第一次利差倒挂发生在1989年1月至1989年10月底,此时美国经济状况是“前高后底”,拐点出现在1989年5月。自1988年到1989年4月,美国前两个季度GDP保持了较为高速的增长,88年4季度的环比折年率增速为5.4%,到89年1季度增速略微下滑到4.1%,仍然保持较高增速。但到89年2季度持续下滑到3.1%,到年末增速仅有0.8%。在这期间,美国PMI也是在4月份之前保持在荣枯线以上,但到5月份突然降低到荣枯线下。

  在货币政策方面,自1988年三月开始美联储逐步上调联邦基金目标利率,短端收益率上行更快,期限利差逐步缩窄,直至降低到0以下。直到经济出现下行迹象后,美联储在1989年7月开始了新一轮的宽松周期。进入宽松周期以后,美国长短期利率长端下行幅度小于短端,期限利差逐渐回升至0附近。

  (2)2000年3月底至2000年12月

  第二次期限利差倒挂发生在2000年3月底至2000年12月,同前一次一样,本次倒挂也持续了9个月。2000年上半年,美国基本面表现相对仍然相对稳健,GDP增长率较前期有所上升,制造业PMI虽然高于荣枯线,但已有下滑趋势。期限利差倒挂以后,伴随着“互联网泡沫”破灭,美国经济开始逐渐向“衰退转变,制造业PMI与2000年8月降至荣枯线以下,CPI在2000年2月以后,持续位于3以上。

  货币政策方面,2000年美联储两次上调基准利率,货币政策维持紧缩。为抑制股市非理性疯长,2000年上半年美联储延续了1999年末的紧缩政策,于2月2日、3月21日两次上调联邦基准利率至6.5%。下年随着经济出现疲软迹象,美联储不再进行加息操作,直至2001年1月开启了新一轮宽松周期。

  (3)2005年12月底至2007年8月初

  第三次期限利差倒挂发生在2005年12月底至2007年8月初,时间跨度较大。2005年至 2007年,美国经济增速总体呈现下行的态势。但是为了抑制房地产泡沫,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偏紧。2004年开始长达两年的时间内,美联储连续加息17次,直到2007年9月才下调联邦基金目标利率。

  受美联储联系加息影响,2004年以来,短端收益率上行幅度大于长端,期限利差不断收窄,至2005年12月底,收益率曲线开始倒挂。2006年下半年至2007年8月底,联邦基准利率虽然未进一步上调,但仍然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资金面持续紧张,期限利差一直为负。公募基金排行https://robo.datayes.com/mof/app/fund/product/filter/public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