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新能源产业链企业生存百态

已有 152 次阅读  2019-02-14 10:56

   18年的汽车行业进入了寒冬,中汽协最新的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10月,汽车月度销量罕见的4个月同比负增长,1-10月份累计销售1930.4万辆,同比下降-1.02%。根据当前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短期内很难看到行业的复苏。

  然而,新能源车却一路高歌猛进,1-10月累计销售86万辆,同比增长75.54%,数据靓丽。从下图中也能看出,新能源车的迅猛增长从15年开始,3年之间从30万辆增长到现在的100万(18年全年估计值),翻了3倍。

  客观来讲,新能源车虽然增长迅猛,但是基数依然不大,100万的年销量相比2000万+的汽车总销量依然是九牛一毛,是否能够达到50%以上的渗透率,以及需要多长时间达到这一水平还很难说,尤其在国内新能源补贴退坡、国外巴黎气候协议“惹是生非”的背景下。对于投资者来说,既要放眼长远,心中有信仰,也要立足当下,诚实的面对现实,充分做好功课,才能稳稳的得到属于自己的收益。

  因此,本文基于当前现状,梳理一下新能源产业链上的生存状况,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这个行业。

  一、产业链全览

  上图是典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我们从中选取几个关键的部分:大宗商品(钴)、中游电池制造(正级、电池制造)进行分析。之所以选这几个部分是因为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中成本占比最高,而正级材料在电池中成本占比最高,如下所示:

  二、大宗商品—钴

  作为动力电池必不可少的原材料,钴在最近几年因为新能源的火爆受益匪浅。下图展示了钴的价格从2014年到今天的走势,虽然价格2018年以来从640k元/吨降到了350k元/吨,下降了46%,但拉长来看,比2014/2015年的200k元/吨增长了75%。

  在上市公司中,寒锐钴业和华友钴业主营中钴的比重比较高,分别为88.66%和70.56%,如下图所示,因此选这两家公司作为代表。

  以营收和利润来看,两家公司最近几年营收和净利双双大增,增长势头强劲!

  寒锐钴业:17年IPO,净利同比增长570%,今年Q3营收和净利都同比赠扎根120%以上。

  华友钴业:2015年IPO之后营收和净利润大降(股民都知道原因),而之后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都是每年高速增长,2018年Q3,营收和净利同比增速都在60%以上。

  总结:下游需求旺盛推动上游大宗商品价格飞涨,上游原材料类公司受益巨大,根据统计2017年上游资源企业净利润占整个产业链的32%以上,仅次于整车的39%,而2016年二者的数据为13%和58%。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