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吐奶频繁,出现这3种情况要及时就医!
已有 216 次阅读 2018-05-05 10:34一是全身性或胃肠道疾病时的一个症状;
二是婴儿胃肠道的解剖生理特点容易发生吐奶。
总的来看,由于第二种原因引起的吐奶比较常见。
新生儿的胃部,从正面看是横躺着的,呈不稳定状态,同时贲门部位(胃部入口)还比较松。也就是说,大人吃饭时,当食物进入胃部后,贲门会通过收缩来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但由于婴儿的胃贲门部位还不能很好地进行收缩,从而导致进入胃部的奶汁等能比较容易地流回食道。
另外,与大人相比,新生儿的喉头位置要高一些,再加上他们含乳头的方式比较笨拙,从而导致吃奶时空气容易与奶汁一起吸入胃部,所以当孩子打嗝或身体晃动时,吃进去的奶也就比较容易被吐出来了。
0~14个月的宝宝不同吐奶现象
吐奶问题存在个体差异,因为有的宝宝从出生就不吐奶,而有些孩子一岁了还在吐奶。大部分情况下,0~14个月的宝宝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吐奶现象:
0~4个月的宝宝
该阶段的宝宝由于饮食多为液体且平躺时间较长,加上下食管括约肌发育不成熟,就会使喝下去的奶经常回流出来。所以,想要此刻完全终止新生儿吐奶,可能会比较困难。
4~6个月的宝宝
此时的宝宝会开始食用一些糊状的辅食(如强化铁米粉等),固体食物的添加会大大降低宝宝吐奶的几率。另外,这时期的宝宝肠胃功能发育较为成熟,家长会发现,当奶汁开始回流时,宝宝会通过吞咽的方式将其反向咽回。
6~8个月的宝宝
若宝宝此前吐奶是长期平躺的缘故,那么这个阶段的宝宝学会坐了以后,在重力和器官的因素下,吐奶问题会逐渐变少,甚至变成偶尔性的吐奶。
9~12个月的宝宝
当宝宝经历爬行到蹒跚学步的阶段,运动量也随之加大,当胃部受到挤压后,便会出现月嫂培训班哪里比较好吐奶现象。不过家长无需过于担忧,因为此阶段宝宝吐奶的现象,不会像之前那么频繁了。
12~14个月的宝宝
固体食物、直立行走、重力因素、肠胃器官发育更加成熟等条件,会让该阶段的孩子不再出现吐奶现象。但家长要注意,不管孩子长到多大,吃的过多仍会出现吐奶的现象。
婴儿吐奶怎么办?
1、上身保持抬高的姿势
一旦呕吐物进入气管会导致窒息。因此在让孩子躺下时,最好将浴巾垫在孩子身体下面并要保持上身抬高。如果孩子躺着时发生吐奶,我们可以把孩子脸侧向一边。
2、吐奶后,要多注意观察孩子的状况
在孩子躺着时要把孩子头部垫高,或哪一家催乳师培训最好者索性把孩子竖着抱起来。吐奶后,孩子的脸色可能会不好,但只要稍后能恢复过来就没有问题。另外,根据情况可以适当地给孩子补充些水分。
3、补充水分要在呕吐后30分钟进行
孩子吐奶后,如果马上给孩子补充水分,可能会再次引起呕吐。因此,最好在吐后30分钟左右用勺先一点点地试着给孩子喂些白水。
4、吐奶后,每次喂奶数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
在宝宝精神恢复过来,又想吃奶的时候,我们可以再给宝宝喂些奶。但每次喂奶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左右,不过喂奶次数可以增加。在宝宝持续呕吐期间,我们只能给宝宝喂奶,而不能喂其他食物,包括辅食。
婴儿漾奶、溢奶和吐奶的区别
婴儿漾奶:是指喂奶后随即有1~2口奶水返流入嘴里从嘴边漾出。也有少数情况是因为乳母在喂奶后不久给婴儿换尿布而引起漾奶。一般情况下,这不会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所以可视为正常现象。随着月龄的增长,6个月内婴儿漾奶会自然消失。
婴儿溢奶:婴儿吃奶后,如果立即平卧床上,奶汁会从口角流出,甚至把刚吃下去的奶全部吐出。但是,喂奶后把宝宝竖抱一段时间再放到床上,吐奶就会明显减少。医学上把这种吐奶称为溢奶。
婴儿吐奶: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现象。吐奶也可称喷奶,不同于漾奶,是由于消化道和其他有关脏器受到某些异常刺激而引起的神经反射性动作,呕吐时奶水多是喷射性地从嘴里、甚至鼻子里涌出的。吐奶的量比较多,可发生在喂奶后不久,或半小时以后,吐奶前孩子有张口伸脖、痛苦难受的表情。
减少婴儿吐奶的方法
1、适量喂食,切勿过多。
2、少量多餐,以减少胃部所承受的压力。
3、每次喂奶中及喂奶后,让宝宝竖直趴在大人肩上,轻拍宝宝背部,这个动作可将吞入胃中的空气排出,以减少胃的压力。
4、喂奶时不要太急、太快,中间应暂停片刻,以便宝宝的呼吸更顺畅。
5、奶瓶开孔要适中,开孔太小则需要大力吸吮,空气容易由嘴角处吸入口腔再进入胃中;开孔太大则容易被奶水淹住咽喉,阻碍呼吸气管的通路。
6、在喂食完毕后,不要让宝宝马上平躺,先把上半身挺直坐一会儿,并轻拍其背部。在躺下时,也应将宝宝上半身垫高一些,最好是右侧卧,这样胃中的食物不易流出。
7、在喂食之后,不要让宝宝有激动的情绪,也不要随意摇动或晃动宝宝。如何成为月嫂培训师
如何避免宝宝吐奶?
1、选择适合大小的奶嘴
奶嘴孔如果过小,孩子就要用力吸吮,从而导致空气与奶汁被一起吸了进去,也容易引起吐奶;但如果奶嘴孔过大,孩子吸吮时就容易被呛着而引起剧烈的咳嗽。所以,在选择奶嘴时,我们要考虑到奶嘴孔大小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
2、注意不要让宝宝吃的太急,如果奶胀、喷射出来,会让孩子感到不舒服。
3、喂奶中以及吃饱后注意拍嗝
孩子在3-4个月大之后,不仅可以很好地掌握吸吮技巧,而且贲门的收缩功能也已发育成熟,所以吐奶的次数也就会明显减少了。而在此之前,每次喂奶后我们最好还是要帮助孩子拍嗝。看看国外专业的奶爸是如何给宝宝拍嗝的?
4、喂奶后最好让宝宝竖立20到30分钟,也别急着忽悠宝宝玩儿。
帮助孩子拍嗝的正确方法
1
第一种姿势:坐着拍
让宝宝坐在膝盖上,身体前倾,拇指和食指扶住宝宝的头,手掌支撑住宝宝的胸口,然后用另一只手来拍嗝。
注意不要像下图这样拍得太大力,
新生宝宝内脏很脆弱哦!
这样小幅度的轻拍就好了。
医生还教过一个方法是手收成勺子状,轻拍。
其实最有效的动作并不是拍,
而是这样由下往上挤
如果这样没有嗝了,还可以再进行下列动作:两只手夹住宝宝的身体,让宝宝坐直,别忘了用拇指和食指托住宝宝的头,前面的手扶住下巴,后面的手扶住后脑勺,然后用手掌轻轻挤压按摩宝宝的小肚子,配合抖腿的动作颠一颠,想不到抖腿技能也是可以派上用场滴呦!
不过这个动作难度有点太大了,完全生手的奶爸辣妈还是不要轻易尝试了。
注意,抖腿是要抖脚跟哈,抖脚尖是没用的,这个夹住的姿势还可以有很多按摩手法,譬如,这样挤一挤,转圈摇一摇,各种手法组合轮流来。
看着是不是有点慌,专业动作还是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在这里权当一个介绍,让大家有一个多的了解。
2
第二种姿势:懒骨头
让宝宝背向你坐着,两只手交叉相扣,兜住宝宝的小肚子,先挤再颠,如下图动作。
3
第三种姿势:扛着
这也是最传统的姿势了,但是这个姿势由于肚子没有压力,很难拍出嗝来,所以这个姿势我们不要用拍的,而是用这种,用腿来挤肚子。
挤过之后,马上扭一扭小屁股
侧面再来看一遍
其实还有一种拍嗝姿势是趴着拍,这里不是很推荐,因为很容易就拍吐奶了,以上这几种姿势和按摩手法就已经够用了。
婴儿吐奶什么情况下需要看医生
? 如果宝宝反复通过呕的动作去吐奶,那家长应该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检查,看看是否存在胃肠道发育畸形的问题。比如:幽门肥厚、狭窄等
? 如果宝宝出现喷射性吐奶,并伴有精神差、发热、抽搐等症状,那么可能患了颅内感染(颅压过高所致),需及时送往医院确诊治疗
? 如果宝宝频繁且大量的吐奶,尤其是进奶后呕吐,而吃其他的食物没有吐奶的话,就应该考虑是不是过敏的问题,因为过敏急性的反应也是吐奶。另外,肠绞痛、肠胀气或其他消化道疾病,同样会引发宝宝吐奶,所以家长需要予以重视。
http://www.51ejz-yspx.com/NewsInfo.aspx?nid=621&typeid=11
http://www.51ejz-yspx.com/NewsInfo.aspx?nid=689&typeid=12
http://www.51ejz-yspx.com/NewsInfo.aspx?nid=593&typeid=11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