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学校的互联网技术值得去探究
已有 117 次阅读 2018-07-31 09:29 互联网的作用想必不用我多说,大家都知道。的确,在我们目前的生活中,大到工作、学习甚至科学研究,小到柴米油盐酱醋茶,都离不开互联网为我们提供的极大便利。互联网在各个行业中的广泛运用,给无数人的生活创造了价值。而如今随着国家对高校文化建设的不断要求,互联网技术也催生了一个新的词汇:智慧校园。它逐渐已经成为了一个新兴的话题,在全国范围甚至全球范围内都引发了一定的关注。
那么,智慧校园作为互联网技术的衍生物,究竟代表了什么呢?其实,面对这样一个新兴的词汇,很多人对其定义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智慧校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这也是我们在发展中的核心价值:第一,它可以根据角色的不同,为校园中的老师、学生甚至家长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打造一个综合的信息服务平台,让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无阻碍,打破了传统的格局;第二,它将网络所提供的各种服务,应用到学校的各个领域,实现互联、共享和协作;第三,学校还可以通过智慧校园的建设,让其与外部世界有一个相互交流和相互感知的接口,让学生的安全问题得到充分保障。
在基于互联网技术之上,截至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大多数学校已经实现了很多智能化的建设。例如如今比较大热的智慧型图书馆就是一个非常显著的标志,相比较传统的图书馆,这种新型的图书馆不仅可以将图书自动进行盘点,而且还能对相应的图书进行快速定位,从而使工作效率得到大大的提升;学生们可以通过24小时的自助借还服务进行图书的借出与归还,在时间限制等问题上得到了更大的自由。同时,互联网还可以运用进教学工作之中,老师们现如今使用的比较多的就是网上阅卷系统,尤其对于阅卷数量较大的学校来说,是一种非常人性化的建设。
当然,无论是校园一卡通系统、图书馆自助借还、电子班牌、网络阅卷系统以及智慧课堂管理等等智能化设备,都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定,结合大多数学生和老师的真正需求,才能让这些软硬件的设施不断得到完善,才能让“智慧”这两个字诠释出它真正的含义。在建设的过程中,学校需要不断加强教师的培训,提升技术能力,才能为智慧校园的管理奠定基础。反之亦然,教师需要提高主观能动性,利用智慧科技,让自己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得到真正的提升。
只有这样,才能让互联网以及高科技技术在校园中发挥的越来越好,才能够体现出其人性化、智能化以及科学化的特征,让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能够得到一个有效的拓展和延伸,充分调动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对于未来科技的探索精神,从小就能够扩大自己的视野,让学校的各项有利的教学资源为自己所用,给自己塑造一个理想的未来。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