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董双海主任一语点破年轻人不建议做“脊柱融合手术”

已有 391 次阅读  2019-03-29 14:19   标签董双海  腰椎间盘突出  腰痛 

前一阵刚发表了一篇关于“脊柱融合”的小科普,最近就遇见了这样一个病例,令我印象深刻,觉得确实有点“代表性”。

说是“遇见”,其实没见到真人,一直是微信、电话联系。他,是位30岁左右的年轻男性,已经成家立业、事业有成,算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但是,最近一年来,他一直被反复的右下肢后侧放射痛困扰,保守治疗几乎没什么效果,在当地医院诊断为“L5/S1 椎间盘症”,最近一个月除了腿痛加剧以外还出现了小便费力、晨勃消失、会阴部轻度麻木的症状。

由于他是我老同学的好友,同学把我介绍给了他,希望我给他提供建议。

于是,虽然远隔千里,一个在西部某省会城市,一个在上海,看在老同学的面子上我做起了“线上咨询”!

一番微信、电话的交流以后(期间也利用网络浏览了他的X 线及CT、MRI 影像),初步诊断为“L5/S1椎间盘症合并马尾综合症”,我的建议是尽快手术减压髓核摘除,就在当地做!

于是,患者立即到当地求医,得到的手术方案是“把整个椎间盘都拿掉,放个融合器,打四枚钉子,只能这样做”。

病人害怕,而且夹杂着疑虑,又来询问我的意见。

于是,我很认真地复习了他的所有影像资料,觉得就是单纯的腰椎间盘突出,不是那种巨大椎间盘突出,但椎管内脂肪组织较多(也是引起马尾综合症的一个原因,这个问题比较专业,这里不作讨论),并没有明显的椎节不稳征象,椎间隙的高度也没有明显的狭窄,没有终板炎表现,而且患者的腰痛也不明显,并没有很强的“融合”指证。

您可能会问那怎么样才算“不稳”呢?其实目前对于腰椎不稳还没有完全统一的标准,但临床上比较统一的标准是腰椎侧位动力位片上椎体前后滑移≥4mm,椎间盘角度变化≥10°。 

我给他的意见就是:“对于您目前的疾病,诊断相对明确,手术减压是最主要的,融合并不是必须的”。

由于之前分享了我的科普文章给他,他也完全理解了这种手术方式,并不想做融合手术。即使面临今后可能会有的椎间盘突出复发,他觉得也可以接受,不愿意因此选择现在就牺牲这一节段的生理功能。

我听了很欣慰。这位患者明白了手术的方式,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至于结果,他又去了当地另一家医院,仅仅做了一个简单的减压手术而没有任何内固定,几乎所有症状都很快得到了缓解。能有这样的结果,我想无论对于医生或者患者都是最高兴的。

其实我想指出的是,医生更应该做的是“解释、安慰、建议”,而不是简单粗暴的“你必须打钉子”。作为一名脊柱外科医生,我也知道在一些病例中,融合是最佳选择,但是,不应该是唯一的选择,尤其是中青年人群,更应该慎重。

什么时候应该融合?这个问题如果从专业角度去讨论,也许讨论一整天都不够。但对于没有医学背景的人,应该知道的是:融合是为了稳定。

脊柱的不稳定是怎么产生的?两种可能,一种是本身的疾病造成的,比如那些不稳定的脊柱滑脱,比如创伤性脊柱骨折脱位等等;另一种可能是医源性的,比如大范围的脊柱减压以后造成的不稳定,医生需要辅助内固定融合来重建您脊柱的稳定性。

目前比较公认的是:腰椎间盘单纯减压髓核摘除术还是腰突症手术治疗的金标准,其复发率只有 7%左右哦!(至于经皮内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ELD或者显微镜下髓核摘除术,虽然微创,但还是有争论的)

至于单个体的腰突症是不是需要融合,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首先患者自己应该对于这个疾病有一定的基本的了解,然后征求脊柱外科专科医生的意见。如果医生给出的诊断或治疗方案让您比较困惑,那么比较可行也可靠的方法,就是多听听不同医生的意见,最后做出自己的选择。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