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解读历代名家的画竹之法,品赏当代名家赵俊贞的竹画

已有 260 次阅读  2019-01-07 17:31

说到擅长画竹子的画家,无论哪一位竹画家,都有其标杆式的画竹风格。赵俊贞老师的彩竹独立一方,墨竹也有其独到之处,总要与前人不同才好,总要画出自己的风貌来才好。历代画竹高手都有一手的绝活,都与众不同,这与人格、修为、格局合在一起,才能展示出个人的魅力。

赵俊贞国画竹子新作《竹林晓曲》(作品来源:易从网)

历代画竹名家,北宋文同善画斜下一枝,在绢帛之上画细笔撇竹,竹枝弯曲,竹叶翻侧,其竿如铁,自成S型曲线,随手生枝发叶,动感很强。灯下细品,枝叶似动,这一形象被固定下来,成为崖上墨竹的代表形式。

赵俊贞四尺竖幅竹子画《舞春风》(作品来源:易从网)

元代大家李衎画竹严谨,虽心慕文同之竹,但自己动起手来却一枝一叶交待清楚,大幅作品全景式构图也能一丝不苟,枝叶累叠,这又开了墨竹严谨一路,后世很难超越。

赵孟頫把枯木和丑石秀竹结合在一起,既表现作者自己身世心境,也为墨竹探索了组合模式,随着不断地丰富完善,与墨竹为伍者多为石、兰、梅、松、芭蕉、枯木等等。

赵俊贞工笔竹子画《晴翠》(作品来源:易从网)

顾安专攻墨竹,好晴中仰叶之竹,其竹“行笔遒劲,风稍云干,得萧协律之法”。其《新篁图》竹叶劲健,洒脱如意,竹笋冲天,直接苍穹,一派生机。特别在竿与叶之间添细小的枝梢,不但使整个画面有明显的多层次对比,而且有助于气势的上升,达到竿枝叶三方面的协调,对墨竹写法也是一种丰富和创造。

赵俊贞四尺横幅竹子画《石竹图》(作品来源:易从网)

吴镇首开墨竹长题形式的同时,最有特色的当属三段式构图形式,即坡石、秀竹、体款由下而上,三段推出,各段之间气韵相连,浑然一体。墨竹在其间有承上启下之功能,故而对姿态内容、轻重都有讲究,为后世组合形象再填内容。其用淡墨在竹叶外围轻勾以表现雪竹之意,当属发明创造。后来学人虽不大用,但确也开拓人们的思维,激发后人灵感。

赵俊贞六尺横幅竹子图《江边春色》(作品来源:易从网)

赵俊贞画竹,历经四十余年的探索和实践,于墨竹中恰到好处的画上彩竹,或者是竹干或者是竹叶,当然最多的还是在于他的竹干的原彩色,衬托出了墨叶的玲珑剔透,以及他的笔墨老懒,不在枝叶下大力气,而专注于竹干的表达,让竹干撑起来,气势有了,枝叶随来,得心应手。

赵俊贞,河北邯郸人士,当代著名书画家、美术教育家,专攻中国花鸟画,尤对画竹子情有独钟,大家都尊称他为“竹大哥”。现为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竹子绘画研究会会长、中国扇子艺术学会常务理事、美国纽约华人艺术协会常务理事、怡然砚语翰墨舘执行舘长、怡然砚语写意花鸟画研修班导师,易从网签约画家。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