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画竹之德,画竹名家赵俊贞与竹的情缘

已有 152 次阅读  2018-12-22 16:58

赵俊贞老师画竹,对竹的酷爱,或许是竹身上所代表的精神吸引了他,他才能在竹画的世界里徜徉,这是精神的写照,更是对人格魅力的追求,竹子所给与人们的高风亮节姿态,不正是人类学习的榜样,在竹画里能得到的是生命的力量,是生命的感悟。

画竹名家赵俊贞竹子图佳作《高风清节》(作品来源:易从网)

在竹画发展的演变史来看,历朝历代中,有众多文人画家参与了竹画的绘画和研究,或者说大部分喜欢丹青的文人都画过竹子。画竹近于书法,画起来方便迅捷之外,真正支撑竹画发展光大的是画竹之德。

赵俊贞四尺竖幅竹子图《清风娱嘉宾》(作品来源:易从网)

德是品质、品德、是人安身立命之本,古代文人更是把德放在第一位置上看待。在绘画实践中,人们更加发现和注重竹子这一自然植物和文人追求的品德的相通之处,进而将人的品德标准赋之于画竹形象之中,使竹画人格化、君子化。苏东坡吟出:“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的诗句,道出了对竹子品德的赞叹。

赵俊贞国画竹子图《清新》(作品来源:易从网)

对于竹子的品德,以自然生态为基石,依赖丰富的想象、生发,提炼功能,使其人格化、君子化。竹子虽是植物,但外表坚硬如钢铁,中空虚心酿日月,却遇节生枝,自节自律。这本身就是君子风骨,把这种现象放大,虚心劲节、自律而行正合文人士子追求的目标,“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到凌云更虚心”就是很好的写照。

赵俊贞新品国画竹子图《春韵》(作品来源:易从网)

竹竿瘦硬而枝叶飘逸,随微风在空中飘动,风流潇洒,清柔可人。此喻君子之德,不必道貌岸然,冷峻孤傲,清逸潇洒、平易近人也理应成为君子之风,在萧萧竹声中可以引发人们无尽的遐思,正所谓“一枝一叶总关情”。民情、风情、友情、爱情、多少文人志士都讲其君子情怀尽付于劲竿节节、疏叶飘飘。

赵俊贞六尺横幅竹子图《江边春色》(作品来源:易从网)

谈起对竹子的情感赵俊贞说道,竹子,不惧严寒酷暑,四季常青,虽不粗壮,但却正直,虽有竹节,但却不止步。竹子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神,象征中华民族的气节。竹子有高风亮节,清雅脱俗的品质,有刚正不阿的性格。所以,他在习画之时就选择了画竹子,至今画竹子也四十多年了,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与挑战,终于画自己的眼中之竹,心中之竹,自然之竹。

赵俊贞授权【易从网】独家展售其作品

画竹名家赵俊贞画的竹,自然、清新、灵动、俊秀,挺拔、利落、干练、骨力。但若想最淮确的形容,莫过于一个词“画如其人”。亲见他,就能深深地感受到一身竹性,高风亮节,柔中有刚,谦逊豁达,若想亲眼仔细瞧瞧赵俊贞老师的竹子画,那就登陆易从网吧。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