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我国票据交易市场从政策法规的角度来讲有哪些问题?

1已有 1163 次阅读  2019-05-17 16:05
    我国的票据交易市场发展至今已经有了较为显著的进步,但其实和一些发达国家的票据市场相比,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接下来,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平台的小编就带领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我国的票据交易市场在政策法规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耐心往下阅读:

一、票据交易性质的限定
    国际上,贴现票据并无贸易性和融资性的严格区,分,各商业银行把握的重点主要是风险程度,而融资作为票据的一项墓本功能,广泛发挥着作用。但我国从自己的国情出发,把票据市场粗线条地限定为以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为前提的市场,不支持融资性票据的贴现与再贴现。但在票据市场的运作中,贸易性和融资性票据如何区分和审查,中央银行却没有统一的、规范的、明晰的制度办法来指导和约束,监管实际上处于尺度不统一的模糊状态。同时,贴现政策的要求与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活动存在脱节.在一些生产经营活动中,尤其是私营企业的商品购销活动中,并不能做到手续齐整。如交易合同问题,相当一部分私营企业通过传真件甚至电话口头协议就可达成商品交易。另外,一些持票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往往需要将大额票据兑换成小额票据,但金融机构并不能为其解决这一问题。

二、再贴现总量较小
    中央银行中行对各下级央行的再贴现实行额度制。这样,一方面使再贴现的总量受额度的限制,规模自然难以迅速扩大;另一方面还会出现再贴现的地区性结构矛盾,即一些票据业务快速发展的地区有时会出现有票据而当地中央银行暂无额度因而无法及时贴现的情况。这种矛盾不符合市场经济调控原则,势必影响商业银行业务运作规划和票据业务拓展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再贴现业务的推动和发展,阻碍票据市场的大力发展。

三、再贴现体系不合理
    目前的再贴现率层次单一,未形成有效的再贴现体系,对不同的行业和企业没有实行差别利率,不能真实有效地反映经济结构的变化情况和市场资金的供求关系,不符合市场经济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导致大量的票据转向民间资金市场,使大量的商业信用游离于国家宏观调控之外,影响国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四、票据市场运作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一方面,我国现有的金融监管和政策制定,存在着过于繁复拖杳的弊病。一项新业务的开发,往往需要央行、保监会、证监会“三驾马车”一起开动。另一方面,地方本位主义仍然作怪。一些地方的中央银行对再贴现票据的地区来源多有限制,如只对贴现中请人为本地企业的承兑汇票办理再贴现等等,这些做法不利干推动承兑汇票的跨地区流动和建立全国性的专业票据市场。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