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为何企业留不住优秀的人才?

已有 915 次阅读  2012-04-05 14:02   标签企业  人才 

眼下,人事代理机构最大的痛苦和麻烦问题也许就是,企业优秀人才的频繁跳槽问题。在现下的职场里,也许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优秀人才的频频跳槽,却不得不引起企业的重视,不仅仅是HR们。

然而,这股风似乎越演越烈,HR们烦心,BOSS们也担心。正如一位著名的企业老板所说的,“为什么我们企业优秀人才总想跳槽?为什么该走的不走,不该走的都走了?……”

什么人才才是真正优秀的人才?优秀人才真的总想跳槽吗?这跳槽的背后又是什么呢?mz45rsl人才总是优秀的吗?

人才总是优秀的吗?

我们先来看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企业案例对比:

S和F,同处长三角的两家知名企业,同为各自细分行业的领军型企业,差不多同时创业,同为上市公司……但是,十年之后,一个做到了20亿,一个还不到10亿。

在总结各自的10年成败得失时,F认为自己做得不太好,是因为企业的人才太优秀了,所以10亿还没有做到;而S认为自己还可以,主要原因是企业的人才不太优秀,所以才能快速做到20亿。

一个似乎看不懂的结论!

不优秀,所以成功了;

太优秀,所以没有成功。

那么,S和F又是如何看待“优秀”和“不优秀”的呢?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F的人才,从基层到中层再到高层,几乎清一色的名牌,不是来自于浙大、北大等名牌高校,就是来自于可口可乐、西门子、美的等名牌企业,这些人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企业所处的大小行业里绝对是一流的。而S的人才,从基层到中层再到高层,除了个别来自于名牌高校和名牌企业外,绝大部分都是二三流高校毕业的,或者土生土长的土老冒式人才,这些人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企业所处的大小行业里也只是二三流的。

这也许就是S和F所界定和总结的“优秀”吧!

但是,经过调查,我们同时发现,虽然F的高专业素质和一流型人才,但是队伍的心态、态度和忠诚度却远不及中低专业素质和二三流型人才的S。

这才真正是F为什么落后于S的真正原因!

因此,在这里,人事代理机构想告诉大家:人才不全是优秀的,优秀也并非一定是人才。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