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区块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叫共识机制。在遥远而深邃的大周王朝,共识机制已经在国家制度中得到广泛应用。
我们都知道,周王朝像豆腐一样,自己划的一块一块的,有好多诸侯国。诸侯国的统治者绝大部分都是周王朝的贵族。在周朝立国之初,贵族之间有好多有趣的共识。
我们今天就来讲讲诸侯国之间的战争。
为了把自己的小豆腐块变成更大的豆腐块,诸侯国的国君们会带着自己的兵车,去其他的国君那里吃豆腐。运气好的话可以吞掉其他国君的豆腐,让自己的地盘更大一些。
虽然是打仗,但是周朝贵族之间讲究一个“点到为止”。这是几个意思呢?也就是说,打仗的目的不在于杀伤和歼灭,而在于让对面服气,承认自己败了。
让现代人觉得好笑的是,诸侯国之间在打仗前,有好多流程要走。首先,诸侯国之间要下战书。必须约个时间地点,在某年某月某天什么时辰,哪条河哪条沟。其次,如果双方都没有反悔的话,都按约定的时间和地点到齐了,还要在打仗的时候,要等双方都排好兵车方队,然后双方互相示意准备好了,才可以击鼓进兵。最后,还有“不重伤,不擒二毛”一说,这是啥意思呢?也就是说,不能再次攻击已经受伤的敌人,不能抓有白头发的老兵。
几个回合过后,如果有一方觉得自己打不过了,可以马上撤退和投降。这时候,胜利的一方只能象征性的追一下,不会追的败方裤子都跑掉。按照大周朝的作战礼仪,追击逃跑的敌人不要超过一百步距离,跟踪追击不要超过九里,这都是为了表示礼节,打仗点到为止,不为已甚。毕竟大家都是一大家子的,互相是亲戚。
一、被敌人慰问的周桓王
我们就以郑庄公和周桓王之间的长葛之战作为例子。郑庄公和周桓王都是倾巢出动,把家底都拿出来了。双方将近一千辆兵车,几万人互殴,场面是相当壮观。周桓王亲自拿着大斧子在车上砍人,但冷不丁被郑国大夫祝聃瞄了个准,一箭射肩膀上了。
天子中箭,那还得了,周桓王这边的政府军只能败退。郑庄公一看自己别玩大了,命令部队不许追击。
郑庄公还是懂得分寸的。在长葛之战结束,政府军退却的时候,郑大夫祝聃曾请求带兵追击。但是郑庄公制止了他,说:“君子不欲多上人,况敢欺天子乎?(君子不敢欺负人,更何况敢欺负天子呢),只求我们郑国社稷无损,也就够了!”他不让祝聃再去惹事了。
当夜,郑庄公还派大夫祭足去周桓王的营中“问王疾”——什么意思呢?就是慰问伤情,以示礼仪和关切。真不知道祭足见到周桓王,怎么摆置表情和开口讲话。
祭足念叨一番,留下礼品,肃穆地磕了几个头,回去了。周桓王躺在床上,看着他走远,简直是,气的要笑了!
我们从长葛之战看出,在春秋时代,贵族之间对于战争的共识是根深蒂固的,是周王朝建国的时候明文规定的。
二、膝盖中箭的宋襄公
但后来的宋襄公就比较惨了。到了春秋中后期,宋襄公还坚持着老一套的共识,就比较惨了。在和楚国的泓水之战中,宋襄公完美诠释了“仁义之师”。
在大战开始前,宋军到的早,宋襄公望着正在渡河的楚军,这时候他哥哥目夷建议道:“我们现在趁他们渡河,一锅把他们端了吧?”
宋襄公却把头摇的和拨浪鼓一样:“这怎么行,寡人可是仁义之师。你这是偷袭!偷袭!”留下目夷一脸懵逼。
等楚军过了河,正在列阵的时候,目夷问道:“这可以打了吧?”
宋襄公差点没把目夷气死:“对面还在列阵,这怎么好意思?”然后,宋襄公还拿着大喇叭给士兵们讲话:“士兵们,听我说,等会打的时候,不要伤害已经受伤的敌人,要尊重对面的老年人……”
话还没说完,楚军排好阵型一窝蜂冲过来了,宋军还没听完宋襄公的训话,就看到黑压压的楚军像疯狗一样冲过来,宋军也没其他心思了,撒丫子就跑。
在败退中,宋襄公膝盖上还中了一箭,伤得很重,不久就病逝了。
三、区块链式的共识机制
虽然宋襄公的做法在我们现在看来很可笑,但是我们可以了解的是,周王朝战争制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是被高度认可的。这在贵族之间,也算是一种高度的共识。这个礼仪制度在诸侯国之间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同。
相比之下,区块链的共识机制是指在系统中实现不同节点之间建立信任、获取权益的数学算法。区块链的共识机制是基于科学算法和技术,相比之下,周王朝的礼仪制度显得是那么可爱,令人不禁会心一笑。
在这种共识之下,如果一个诸侯国的国君,做了出格的事情,就会广泛传播开来,其他的国君就会对其产生不好的印象,也将会导致这个国家的声望下降。春秋称霸靠的就是一个声望,不仅仅完全是比拼蛮力,这其实就让诸侯国的国君不得不去遵守这一个共识。
就算你军队再多,战斗力再强,也要尊重天子,也要遵守战争礼仪,要不其他诸侯就不承认你的霸主地位。实际上也算是一个强制的共识机制,你只要想当霸主,你就得遵守这个规矩。
同样的,区块链中一个节点的数据出现了错误,也不会受到其他的节点的认可,无法获得工作奖励。这也是区块链共识机制的强大优势。了解更多区块链行情资讯:www.bbcaijing.cn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