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欧敏捷:独立设计师品牌只能靠自己边摔跤边长大!

已有 340 次阅读  2016-12-24 16:18   标签设计师 
欧敏捷说:自己从未做过什么几年计划,连申请意大利马兰戈尼学院都是为了陪陪闺蜜,想着可以毕业后周游世界各地。直到2011年,她实在耐不住心中对服装设计的憧憬,飞回广州创立品牌RICOSTRU。巧的是,当品牌发展到第三年和第五年,都碰上了决定性的事件,更喜出望外地受到GiorgioArmani老先生的邀请到米兰时装周举办发布会。本文中欧敏捷聊的,不是怎样做设计,而是如何把RICOSTRU这个品牌踏踏实实经营好。今天上海品牌设计小编给大家详细介绍下,如果想了解更多资讯请登录http://www.sunsonchina.com


2

    无论产品多么前沿,供应链都要齐全。

    2010年,初出茅庐的她先找到了传统服装加工产业的前辈虚心求教,当时来自供应链端最朴实的忠告是:“无论产品多么前沿,供应链都要齐全。”这句话让她早早明白品牌不是随便拍个大片就做起来的。或许因为听进了这些忠告,为了解决生产制造的痛点,欧敏捷甚至一度捣鼓出了近20人规模的小工厂。

    称版师为技术人员

    除了工厂,欧敏捷的团队从创立之初就“五脏俱全”,即使有些部门一开始只有一个人。对比有些设计师品牌初期的“野蛮生长”,看起来这样颇有些奢侈。在她心中,最核心部门是涵盖产品设计研发的技术部。她说自己更愿意称版房师傅为技术人员,她对员工的要求在外人看来似乎也有点苛刻,她希望团队从思维上由内而外的转变,比如除了对衣服出品质量的要求,她希望大家的工作流程和环境也要规整有序,更提出希望他们把眼光放长远、有理想、不循规蹈矩。

    欧敏捷的想法是:“正因为大家关注的是长远发展,才在任职过多家公司后,离开自己comfortzone来到我这里,所以我相信这样的要求大家是理解的。”

    借力商业品牌的一年

    心无旁骛地专注于设计,恐怕是每位设计师心中的理想状态。RICOSTRU成立第三年,一个令欧敏捷心动的机会出现了:一家已经有一定规模的精品女装品牌找到她,愿意开放生产制造、零售渠道和终端管理的资源,最打动她的是对方能够在品牌意识上理解设计师品牌,双方聊得很开心。“对于一名设计师来讲,借力很关键,如果能借力,我就能更专注在设计和推广。”这样的念头说服了她,于是很快,双方成立合资公司,欧敏捷把自己的版房和工厂与对方合并,并在北京开设了两家RICOSTRU自营店铺,门店零售也由对方打理。

    一年后,她敏感地察觉到这条路不对:借力的初衷看上去已经实现,但借的是“死”的东西。她发现由于商业品牌对设计师品牌的理解远远不够,当“活的东西”比如销售人员的培训,店铺管理,客群反馈与维护等由对方负责时,效果并不好。比如即使商业品牌派出最能干的销售人员,也很难理解RICOSTRU特殊客群的兴奋点,直接导致销售业绩平平,更别提为了满足大众市场需求,商业品牌对她产品设计上提出的要求。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的分享,如果想了解更多资讯请点击上海品牌策划http://www.sunsonchina.com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