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探访长垣起重工业园 由制造向创造奋进

已有 2545 次阅读  2012-01-18 09:09   标签起重  工业园  长垣 

  出郑州,向东北,起重量限制器 沿高速公路行驶100多公里,看到公路两旁,一座座高耸的大型广告塔上,醒目的“卫华起重”“河南矿山”“中原圣起”等字样。便知道,已到了人称“北方温州”的中国起重之乡——长垣县。

  拥有84万多人的长垣县,位于豫鲁交界、黄河“豆腐腰”地段,三分之一的土地处在黄河滩区。地下没有矿产资源,地上没有钢铁企业,周边更不见大型起重机械生产厂家和科研单位。这片曾经极度贫瘠的土地却孕育出全国最大的起重机械生产集群——长垣起重工业园区。

  2003年园区创办以来,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06年4月,河南长垣起重工业园被国务院批准为特色工业园区;当年11月,又被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起重机械之乡”。目前,已形成年产30万台起重机、165万台(套)起重机配件生产能力,中小吨位起重机产销量已占全国市场的65%。业内人称“长垣停产,全国缺货”。

  对此,心胸宽广、志向高远的长垣人并未满足,他们要在实现中原崛起中大展身手。新年伊始,记者驱车来到长垣县探访。


  A 发挥集群优势,打造全国最大最强的起重机械生产制造基地

  如今的起重工业园,已是一座气势磅礴的工业新城,屹立在长垣县南部,与县城首尾相接。园区内道路两旁,挺立着一幢幢巍峨的办公大楼和一排排高大宽敞的厂房。一架架橘红色的龙门吊车下面,是穿梭忙碌的工人。焊花闪闪,车床轰鸣,好一个热气腾腾的建设场面!

  园区管委会副主任佘国海向记者介绍道,目前,集聚区内建成面积已达11平方公里,新铺道路17纵23横,达到了九通一平。园区内已形成整机制造、配件加工、高新技术中心、市场、物流、仓储、行政和居住区域,布局分明,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经济发达,社会稳定的一个现代化综合性园区。

  入住企业千余家,其中整机生产企业上百家,300多个配件生产企业,900多家配件销售店。基本实现了“不出园区,全部配套”的集聚效应。目前国内起重行业前十强,卫华集团、河南矿山、中原圣起、新乡矿山、华东集团五家企业,位列其中。卫华集团连续多年销售收入名列第一。

  2011年在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tt8uh_5园区起重行业整体上仍实现快速发展,主营业收入达到200亿元,同比增长22%左右。

  园区在国内外建立了2600多个销售网点,几万名营销队伍组成了园区一支强大的生力军。园区内有四万多名产业职工。本地的青壮年不够用,又吸引了周边县市乃至山东菏泽大批的劳动力。

  记者在河南矿山起重有限公司采访时,见到几位在食堂就餐的山东东明籍工人。他们说:“俺老家在这儿务工的人多了,厂里免费管吃住,还培训技术。初级技工一个月工资三千多元,中高级的能拿到四五千,甚至上万元。”

  园区内的村民们已经或正准备向新型农村社区移居。在功能齐全、舒适洁净的社区居住,到企业上班,已经成了许多村民新的生活方式。

  “虽然咱园区已是国内最大的起重机械制造基地,但大而不强。与国内外最先进的起重机生产企业相比,园区内的企业在技术、质量和管理上都有不小差距。一直对园区建设倾力支持的县委书记薄学斌、县长武胜军为园区确定的发展目标是:做好工业化与信息化起重量限制器 、生产制造业与生产服务业、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相融合;打造全国最大最强起重机械生产基地、起重配件集散地、起重装备制造业人才培养输出基地。”佘国海说。

  B 引才引智、借梯上楼,推动园区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1月11日,记者见到了长垣县委常委、统战部长、起重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荆汝大。几天前,他率队千里奔波,赴京请教。在京举办了专家座谈会,参加的25位起重行业领导及权威专家,都是园区聘请的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

相关文章: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