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从港口看变化——青岛港宁波港见闻

已有 558 次阅读  2010-04-15 14:41
从港口看变化——青岛港宁波港见闻

 
 
    物流港口,是国民经济冷暖的“晴雨表”。
  经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艰难跋涉,港口的运营状况现在怎么样?它们折射了宏观经济怎样的“气象条件”?新华社记者近日深入到青岛港和宁波港蹲点采访,现场聆听和感知中国经济奋勇前行的脚步。
  “泊位等船”到“船等泊位”——码头又“热”了
  4月7日下午的青岛港,斜阳照射下的海面泛起金色鳞波。前港分公司20万吨级码头的前沿,3台卸船机伸出的巨型“抓手”正从一艘载着24万吨铁矿粉的货轮上忙碌地卸载。卸船队队长管辉则迎着海风一丝不苟地巡查。
  “最近两三个月忙得不行,即使以3台卸船机每小时超过6600吨的世界第一效率、一天24小时不停机作业,卸完这船货也要一天多。”管辉说。
  不远处的海面上,3艘载着铁矿石的货轮正等候进港。
  而在此时,位于约800公里外的宁波北仑港第二集装箱码头同样机场轰鸣。1250米长的岸线上,16路作业线悉数开动,正在为中海运、马士基等航运公司的4艘货轮紧张卸载。
  港口运营的一般规律是,第一季度是淡季,到了三四季度才进入黄金时期。青岛港、宁波港呈现的景象显然有些反常。
  “今年前3个月码头的集装箱吞吐量83.7万个标准箱,比去年旺季还旺,同比大幅飙升。”北仑港码头营运操作部经理童建忠说。
  今年前三个月,北仑港第二集装箱码头泊位占用率达到68%,比去年同期上升17个百分点,接近饱和状态。晚8时,记者再次造访码头,整个作业区亮如白昼。刚刚完成一艘马士基货轮的装运任务,一座座桥吊缓慢移向下一艘刚刚靠港的韩国货轮。
  宁波港调度室值班主任王科的手里拿着一本资料,上面记录着每天每一艘在宁波港各码头靠离港的船只信息。记者看了一下,仅7日当天的记录就密密麻麻地写满了13页。
  春江水暖鸭先知。从去年的泊位等船,到现在的船等泊位,繁忙的青岛港和宁波港,见证着中国经济的回暖。今年一季度,青岛港吞吐量达8479.1万吨,同比增长8.1%;集装箱吞吐量为272.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8.9%。宁波港吞吐量达7447.5万吨,同比增长28%;集装箱吞吐量为282.1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6.2% 。
  从“堆箱子”到“抢箱子”——外贸又“火”了
  8日下午1时许,青岛港前湾集装箱三期码头上,上百只海鸥在14艘靠岸的货轮间盘旋。在中海运“新非洲”货轮的绿色船身和6座橘黄色桥吊之间,集装箱装卸作业正在进行,场面繁忙而有序。
  前湾码头公司的3个码头都只做集装箱进出口业务。经历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冰火两重天”,综合部负责人管倩深有感触地说:“去年一季度时出口低迷,吞吐量主要来自进口的空箱。为了堆放空箱,公司可谓煞费苦心,腾空了所有可以利用的空间。”高峰时段,码头空箱堆放量达到16万,全年累计堆放的空箱超过70万。
  今年一季度,前湾码头吞吐量超过270万标箱,同比增长了10%。数字背后的最大变化是,不仅出口的集装箱中有96%都是装满货物的重箱,进口的重箱也增长了30%。“空箱少了,重箱多了,说明进出口的增长是实实在在的。”管倩说,现在码头10万标箱中近8万箱都是重箱,空箱总量降到了3万箱以下,空箱短缺成为航运公司面临的一大难题。
  夜幕初垂下的宁波港,大港新世纪堆场门口等待入场提空集装箱的数十辆卡车排起了“长龙”。
  “现在是排队抢箱子,去年是空箱子多得堆不下,一直码到外面的公路边上。”回忆起去年港口“门前冷落车马稀”时的场景,司机王建龙记忆犹新。
  “现在有的路段已开始堵车,当天提箱根本来不及,我们都是提前七八个小时来这里排队。”王建龙告诉记者,他现在平均每周要跑5趟到萧山、绍兴、义乌等地的长途,将服装、鞋帽、家用电器等出口货物运到港口,就连春节期间也没有休息,月收入比去年同期多了1000多元。
  王建龙所属的宁波港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的车辆控制室里,此刻灯火通明,电话铃声此起彼伏。
  “去年外贸最不景气时,我们车队只发挥了三分之一的运力,今年新增了50多辆集卡,运力仍然很紧张。”控制中心主管史立波趁接电话的间隙对记者说。他身后的墙报统计表显示,除了几辆正在维修的车辆外,这个车队近170辆卡车此时都正在港口一线满负荷工作。
  运营趋热,隐忧显现——不确定因素多了
  8日下午,在青岛港油港公司三期30万吨级码头,载有26万吨原油的“布里特”号油轮正靠岸卸油。“这个码头的卸油效率能达到每小时1.2万吨。”卸油三队运行二班班长宋成峰介绍说。
  当记者推门进入青岛港油港公司副总经理刘洪财的办公室时,他正忙着给当地一家公司的负责人打电话,催促对方的一个储油项目尽快建成投产,以帮助缓解油港公司的储存压力。
  “前天中石油‘织女星’号油轮运来了23万吨原油,把油罐装满了,剩下800吨没地方放,最后紧急调来一列火车才没误事。”刘洪财说,“如果那800吨油卸不下来,一天的滞期费就要六七万美元,而且还会影响我们的声誉。”
  不仅存储出现压力,随着经济的逐步回暖,原油、成品油、液化气等中转需求不断加大,运输问题也成为港口面临的新困扰。
  “许多输送管线已经饱和,用油企业又‘等米下锅’,只好等着增加铁路运输,港口、生产企业和铁路部门面临的压力都不小。”刘洪财说。
  部分关联行业的运行状况也为港口的运营带来一些隐忧,这同样引起港口经营者的关注。
  在青岛港的出口货物中,蔬菜、肉类、海产品等食品类货物的出口相对稳定,但纺织、轻工产品出口容易受到汇率波动等因素的冲击产生起伏。“这也会给港口的稳定运营带来不利影响。”青岛港业务部副部长王宝生说。
  在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记者与青岛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不期而遇。“现在很多出口企业短线订单多了,大订单少了,我们也就失去了一些长期稳定的货源,同时我们的成本压力在不断增大,航运公司之间的价格战可能一触即发。”这位负责人说。
  “一季度各项数据的同比飙升一定程度缘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而与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的2008年同期相比,港口吞吐量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黄卫平坦言,“港口仍处在危机后的调整期,面对复杂的国内国际经济环境,我们不能盲目乐观。”
 
 文章来源:物流资讯平台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