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要闻孤独症孩子为啥难以康复,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应对

已有 20 次阅读  2023-01-09 21:11

  孤独症是一种无法用生理指标来诊断,目前只能根据孩子表现的一些行为来进行诊断,通过行为矫正的方法来进行康复训练是目前的主流康复手段。自闭症康复https://www.wucailu.com“五彩鹿”作为自闭症康复、儿童孤独症康复教育品牌, 推动中国儿童自闭症、儿童孤独症康复教育行业。以行为分析和矫正理论“ABA康复训练法”作为指导,通过科学的方法塑造儿童用于社会沟通、交流的正确行为,干预和矫正儿童问题行为,帮助家长掌握训练儿童的方法和技巧。


  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特殊机构训练,都会遇到康复难题:

  1、注意力问题:注意力不集中是自闭症的核心表现之一,也是康复训练中最头疼的问题,往往以为“千呼万唤始出来”,可是孩子就是“顾左右而言他”,训练和学习经过很多努力,就是不在一个频道上。

  2、不敢对视:孤独症另一个常见的特征就是对视问题,躲避视线,眼睛不看人,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眼睛不看人,不与人对视是缺乏安全感的心理表现。

  3、沟通难题: 缺乏语言沟通、人际交流这个特点,非常形象的诠释了这个病症的表象特征。自所有康复计划或干预训练都离不开语言沟通。

  4、攻击行为:很多很多人害怕自闭症孩子的原因是他们以为所有的孤独症孩子都具备攻击性。同时,加上有某些干预不够的孤独症孩子行为规范不好,他们可能会有一定的攻击性。

  5、敏感行为:从孤独症孩子的行为表现、心理波动看,他们是敏感脆弱的,很容易激怒或引起情绪失常。很多孩子进行训练时一波三折,很难预料下一秒孩子会出现什么异常状况。

  6、理解差异:孤独症孩子之所以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是因为他们的思维和理解完全和普通人不相干,所以在大部分人眼里,误解为孤独症孩子是理解能力差,社会交往缺乏动机。

  7、社会性差异:孤独症孩子不关注他人,缺乏安全意识,对家人和亲人的重要性没有概念,甚至没有正常情感依赖和需求。因此,在训练和康复期间,一定注意保证孩子安全。

  孤独症误区

  孤独症一直是影视热门题材,然而大众很少能从科普的角度真实接近这些孤独症儿童,反而那些极为特别的孤独症孩子,因为某些特长被无限放大,让人们以为孤独症都是天才,或许从特长培养能够走出一条康复之路,除了这些误导以外,还有那些误解需要注意呢?

  如何面对

  对于每个孤独症孩子,每位父母都会经历从震惊、怀疑、痛苦,到接受、认可的过程,尽管这个过程很痛苦,但一定要冷静下来,因为父母和家庭是孩子康复的后盾!

  孤独症的康复之路艰难无比,谁也不敢轻言治愈,很多专业人士认为,提升家庭幸福指数,增加生存技能,多维度融合教育,最后回归社会才是孤独症的康复之路。

  例如,一个轻度孤独症儿童从发现,到干预、训练,最后恢复语言沟通能力,进入幼儿园,适应集体生活,到了入学年龄,可以正常入学接受普通教育。

  可是重度孤独症孩子的路要更加艰难,父母不要过于悲观失望或者期望奇迹发生,一定要早做规划,心目中要有切合实际的目标和期望。对于重度孤独症的孩子,目标定位要低一些,以生活自理为基础、培养日常行为规范,选择适合孩子的训练机构,做好不要强行介入正规普通教育。

  举报/反馈
分享 举报

UCenter info: MySQL Query Error
SQL:SELECT * FROM [Table]notelist WHERE closed='0' AND app1<'1' AND app1>'-5' LIMIT 1
Error:Unknown column 'app1' in 'where clause'
Errno: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