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如何认定著作权侵权行为?

已有 128 次阅读  2019-01-29 10:15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人对自身创作的作品享有四项人身权及十三项财产权,他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擅自行使著作权人享有的权利即构成著作权侵权,那么如何认定著作权侵权行为?

 

一、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1.侵权人存在主观过错。

 

主观过错指侵权人对其所实施的侵权行为及后果抱有故意或过失的心态,通俗来说是指侵权人在实施侵权行为时明知或应当明知其实施的为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并且会造成侵犯著作权的法律后果。

 

在实践当中,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大多为侵权人故意为之,也有少数既可以由故意构成也可以由过失构成。

 

2.侵权人实施了侵权行为。

 

著作权侵权的构成需要侵权人实施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即侵权人未经著作权人允许行使著作权法所规定的四项著作人身权及十三项著作财产权,有侵权事实的存在。

 

3.侵权人的行为具有违法性。

 

要注意的是侵权人实施的侵权行为必须具有违法性,即违反了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若仅仅使用了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未能取得著作权的作品或已经进入公有领域为大家共享的作品,则因为行为不具有违法性而不构成著作权侵权。

 

二、司法实践中对著作权侵权的认定。

 

1.对作品的认定。

 

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必须同时具备下述条件: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范围;具备独创性;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若不能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则不属于著作权法所称“作品”,也不受著作权法保护,他人使用的行为也不构成著作权侵权。

 

2.著作财产权保护期限。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取得方式为自动取得,即作品一产生,作者自动取得著作权,无需进行登记等程序。而著作权保护期为作者有生之年即死亡后的50年,期限届满后任何人有权使用该作品的财产权,且不构成侵权。

 

因此,构成侵犯著作财产权的行为所侵犯的应当是保护期限内的著作权。

 

3.对侵权事实的分析。

 

对侵权事实的分析可以使用以下两个标准:一是接触的可能性,即侵权人是否有可能接触到著作权人的作品;二是实质相似,即侵权人的作品与著作权人的作品经对比后,存在实质相似。在著作权侵权中,后者为认定重点。

 

本文由债全网提供,想要了解更多债权债务的法律知识

http://zdw1.zhaiquanwang.net 

 

欢迎到债全网http://zdw2.zhaiquanwang.net进行查找.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