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仓盛合内训:看懂《敦刻尔克》 不得不了解的东西
已有 350 次阅读 2019-01-24 10:109月1日周五,《敦刻尔克》开始登陆全国各大院线,周末过后,有人惊叹诺兰的叙事才思和拍摄技巧,有人则抱怨电影没有重点体验一般。
没有阐述背景,没有明确的主角,没有英雄,没有反派,没有战争应有的血腥残酷,甚至士兵们在排队登船时也是一派井然有序,不慌不忙。可就是这样一部片子,他的大部分镜头都让人感受到了等死的绝望。而这些,如果没有一定的了解作为支撑,就会感受不到,无法理解。
1:90海里,6个小时,40万人,Home
故事的一开始,是一位英国士兵突破万险,不顾一切往回家的起始方向--敦刻尔克跑去。因为这里将是英法40万联军,摆脱德国人围歼,等候对岸来接,由法国经英吉利海峡撤往英国的唯一途径。
2:由“绥靖”到“静坐”,和固若金汤的“马其诺”
德国一战后作为战败国面临各种割地赔款,国内经济几乎崩溃,希特勒成为新的领袖,实施一系列的突围政策,开始不断小规模打击欧洲小国,并于1939年9月1日闪击波兰。作为“欧洲联盟”的老大英法两国表面上组成“英法联军”抵抗德国,实际上却在边境线上无作为,这是本文要讲的二战时期的一个奇怪的战争现象“静坐战”。也是”绥靖政策“的延续。此为其二。
第三,法国在自己边境上修筑了一条“固若金汤“的防线--“马其诺防线”,虽然只修到德国边境便停止了工事,但是他们对这条防线充满了信心,对德宣而不战,法国人称之为“奇怪的战争”,也就是“静坐战”。最后,德国绕过马其诺防线从色当一带渡河入法国,并攻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1940年5月21日,德军直趋英吉利海峡,把近40万英法联军围逼在法国北部狭小地带,只剩下敦刻尔克这个仅有万名居民的小港可以作为海上退路。
3:活着便是胜利
这是一部关于幸存者的电影,就算是带着“耻辱”的撤退,他们仍是最后胜利的希望。活着回来,“That's enough”。
4:最后
诺兰并未试图解读战争本身的意义,而是专注战争中的人最原始、最真实的反应:活着。这使得电影艺术表现元素愈加丰富。大仓盛合也正是这样一家注重电影元素挖掘与表现的团队,影视作品深挖内涵,后期制作细腻表现。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