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行征信(又称信联)的成立之于征信行业也是重大变革,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换句话说,信联来了,芝麻信用、腾讯征信等其他大数据征信机构还有活路吗?
一、为何会出现百行征信机构?
1、首先,共享做的不好,信息孤岛广泛存在。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1个月内,全部互联网金融机构发生信贷记录1万笔,但只有100笔使用了试点机构征信产品,结果便是只有100笔记录进入到试点机构的数据库,1%的覆盖率,难言做到了充分共享。
简单来说就是腾讯的社交信息不会共享给阿里的芝麻信用,同样,阿里的电商数据也不会向腾讯的征信产品开放。
2、其次,不能通过共享的方式获得数据,催生了数据的非法采集、过度采集和非法交易问题。
数据的多寡是征信系统的核心竞争力,既然做不到自愿基础上的共享,那么只好“主动”采集。在数据的源头,既有各类APP和网站正大光明地搜集留存用户信息,更有黑客拖库、木马钓鱼、内鬼泄露等黑产人士登场,这些来源不一的数据,层层转手,流入到各类机构手中,被用于从欺诈到风控的方方面面,成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最后,当数据的获取“各凭本事”时,信息共享更加遥遥无期。不难理解,数据“采集”的过程越曲折、复杂,共享的意愿就越低,反过来进一步加剧信息孤岛和非法采集的问题。这样看来各家机构各自为政难以实现信息的充分共享,信联的诞生也就顺理成章了。
二、百行征信+央行征信,会是个人征信的最终定局吗?
壹诺信用认为,我国的个人征信市场大概率不会只剩下百行征信和人行征信中心两家服务商,由于当前市场对个人信用信息需求的旺盛和这两家服务能力的有限性,信用服务机构在客观上仍有存活的必要性,不管它们能不能用“征信”的名字。
最后,说一说前景。无论是欺诈风险还是社会诚信领域,市场空间是足够的,在信息保护做到位的基础上,大数据公司不愁活不下去,但活得如何,依旧是各凭本事。在任何一个行业,分化都是永恒的。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