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下的乡村旅游新“网红”
已有 305 次阅读 2018-10-17 15:50共享经济下的乡村旅游新“网红”
近年来,以独具特色的山水风情,礼仪民俗为依托的乡村旅游获得了如火如荼的发展,并在提升当地消费水平,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减贫困,惠民生方面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因而也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2017年7月,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印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7年)》的通知,明确指出,要健全市场监管环境,强化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风貌保护,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至此,乡村旅游发展迎来极大的发展新机遇。
互联网+共享,盘活沉睡的乡村旅游资源
乡村旅游发展繁荣,潜力巨大,然而,当下大部分中国乡村旅游依然禁锢在农家乐,节庆风俗等传统模式之中,缺乏创新且同质化严重。互联网时代迅猛发展的时代浪潮下,如何充分利用共享经济,盘活沉睡的乡村旅游资源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
共享经济,作为一种大规模盘活经济剩余从而激发经济效益的经济形态,将闲置的资金、物品及劳动力盈余通过各种平台分享,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有助于实现旅游产业利益主体的共赢。近年来,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共享经济发展。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到,“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发展分享经济,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这样的模式发展,为乡村旅游突破当下瓶颈提供了多样化的解决方案,乡村旅游发展也被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这样的趋势引领下,必将出现一批乡村旅游界的新“网红”。
近日,省政府印发《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以发展共享农庄为抓手建设美丽乡村的指导意见》,大力推动发展“共享农庄”。据介绍,海南将选择一批基础条件较好的农业基地,创建各具特色的共享农庄,为消费者提供土地租赁等多种形式的订制服务,培育农旅融合发展新业态,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共享农庄,是分享时代的乡村旅游大势所趋
共享农庄,最大的特点在于不改变产权归属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运用了土地、农房等资源。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大众都参与到农场的建设与运营中来,一方面,游客从消费者变为投资者,从而能够充分调动自身能动性,深度参与到农场的建设运营,并切身体验到农场经营的乐趣,从而具有了一种主人翁的姿态,另一方面,又对于农民的增收增效,拓展乡村旅游项目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实现了共赢。在分享经济愈演愈烈的未来,共享农庄必将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大势所趋。
Ma farm体验园
成功模式借鉴:
1、具有“农园土地租赁经纪”平台,闲置农地的人可以上网登记自己的土地位置,想租赁土地的人可以在平台上搜索,通过有效聚合实现最大的资源共享。
2、都市小花园运营模式。公司将农地包装成100 平方米的小农园,通过承租模式,实现农场的共享。承租的家庭要像公司缴纳一定的管理费。通过这样的小农园项目,既解决了大量土地闲置的问题,又实现了农村的土地增值,农村租赁者的用户体验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民宿顾名思义,是利用空置的自用住宅,闲置房屋,以家庭副业的形式经营,为游客提供住宿。民宿是共享经济的一种典型代表,通过这种共享住房形式,充分发挥了剩余空房的经济价值,为游客提供了充分了解当地文化,深度体验当地生活的机会,并对于促进当地区域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台湾的民宿发展已经成熟,与休闲农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台湾民宿大多处于风景优美,空气清新的青山绿野,民宿主人品味高雅,民宿整体风格各不相同,呈现出百花争艳的繁荣之势。大陆地区也存在着很多这样的乡村地区,风景美好但酒香巷深,通过借鉴台湾的民宿发展形式,对于促进当地旅游发展,创造更高营收具有重大的意义。
互联网+共享时代下的民宿发展有了更大的优势:
1、当下的游客不再满足于“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走马观花形式,对于旅游地的深度体验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2、旅游策划中的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共享为游客提供了相当方便的信息查询功能,游客能够精准的从网上搜索到民宿相关的信息,图片, 从而对其有初步的了解,预定以及取消都相当快捷。
关中印象袁家村
旅游共享的核心是通过资源共享实现旅游产业主体共赢。在乡村,如何协调商户与村民的关系,如何在实现商户利益的同时能够兼顾到村民的利益,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关键问题。在这一点,关中印象袁家村成为了全国的表率。袁家村位于陕西关中平原腹地礼泉县,最初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鲜有人至。经过十年的发展,成为了红遍大江的最美乡村。近年来,袁家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带领村民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打造农民创业平台,建立村民与商户共同创造财富的多元化、多业态、全产业乡村生活服务产业体系,创造出了影响全国、惠及城乡的独特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年接待游客达到500多万人。成立油坊、醋坊、酸奶坊等村民专业合作社,每人每年都能获得丰厚分红,而所有的作坊出品也都已成为广受欢迎的袁家村特色品牌,通过这样的形式,拓展了当地的旅游发展资源,实现实现了政府,村民,商户以及游客的共赢。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