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脑缺血耐受动物模型

已有 2083 次阅读  2018-10-19 16:56
摘要:脑缺血耐受现象(ischemic tolerance phenomenon, ITP)是指预先使脑产生亚致死性缺血。使得大脑神经元增加对随后发生的致死性缺血的耐受,从而阻止了脑缺血后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的发生,对脑缺血的损害产生保护作用。

脑缺血耐受现象(ischemic tolerance phenomenon, ITP)是指预先使脑产生亚致死性缺血。使得大脑神经元增加对随后发生的致死性缺血的耐受,从而阻止了脑缺血后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的发生,对脑缺血的损害产生保护作用。

Kitagawa等于1990年在沙土鼠前脑缺血模型中发现,将双侧颈动脉血流阻断5min,即可引起海马CA1区神经元恒定的迟发性坏死。如提前2d给予2min短暂的、非致命性脑缺血,可对1~7d后的严重致命性脑缺血产生部分保护作用;如间隔1d,给予2次2min的短暂缺血,则可产生几乎完全的保护作用,这种现象称之为缺血耐受现象。提前给予的短暂脑缺血,称为缺血性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  IP)。

目前对缺血耐受现象产生的机制还不清楚,可能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兴奋性氨基酸,腺苷,新的基因产物(如新的RNA和蛋白质的合成、超早期基因表达的上调、脑组织中抗氧化酶和多种生长因子表达的增高等),去极化,能量代谢,胶质细胞,凋亡和凋亡抑制物基因产物,热休克蛋白等。脑缺血耐受模型可用于研究这种现象产生的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脑缺血耐受的动物模型包括:全脑-全脑模型,局灶-全脑模型,全脑-局灶模型和局灶-局灶模型。模型的制备方法参照“脑卒中”章节相对应的脑缺血模型,脑缺血耐受的制备关键是缺血性预处理。

全脑-全脑模型  限定首次缺血时间和两次缺血的间隔是十分必要的。预缺血2min后,进行再灌注1d可诱发缺血耐受。缺血耐受现象可以持续2d。该模型是选用海马 CA1区神经元的选择性死亡作为形态学的观察指标。

局灶-全脑模型  行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20min,随后予以再灌注,间隔24h再行全脑缺血(双侧颈动脉阻断及出血性低血压诱发)。病理观察显示,同侧大脑中动脉供应区的坏死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局灶缺血同样对局灶缺血外的同侧海马神经元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神经元内某些基因的超早期表达和去极化有关。

全脑-局灶模型  采用四血管阻断法,行2次6min的全脑缺血,随后予以再灌注,可减少18h后MCAO的梗死面积。脑梗死包括神经元和非神经元的坏死,所以此模型说明胶质细胞、血管细胞及神经细胞可能都参与缺血耐受现象的产生。

局灶-局灶模型  局部缺血性预处理3次,每次10min是最佳的方法。它可以减少大约30%的梗死面积,缺血耐受现象在缺血性预处理后2d出现,持续5~7d。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