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链轮锻前加热的目的及方法
已有 230 次阅读 2018-03-26 16:20锻造链轮锻前加热的目的及方法
在锻造齿轮的锻造生产中,金属坯料锻前加热的目的是:提高金属塑性,降低变形抗力,即增加金属的可锻性,从而使金属易于流动成形,并使锻造链轮获得良好的锻后组织和力学性能。随着新材料和锻造新工艺的不断出现,对金属加热技术要求越来越高,锻前加热越来越成为锻造生产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金属坯料的加热方法,按所采用的热源不同,可分为燃料加热和电加热两大类。
一、燃料(火焰)加热:
燃料加热是利用固体(煤、焦炭等)、液体(重油、柴油等)或气体(煤气、天然气等)燃料燃烧时所产生的热能对坯料进行加热。
燃料在燃料炉内燃烧产生高温炉气(火焰),通过炉气对流、炉围(炉墙和炉顶)辐射和炉底热传导等方式,使金属坯料得到热量而被加热。在低温(650℃以下)炉中,金属加热主要依靠对流传热,在中温(650-1000℃)和高温(1000℃以上)炉中,金属加热则以辐射方式为主。在普通高温锻造炉中,辐射传热量可占到总传热量的90%以上。
燃料加热炉的通用性强,投资少,建筑比较容易,并且燃料可因地制宜,较易解决,燃料费用比较低,所以广为采用。中小型锻造链轮生产多采用以油、煤气、天然气或煤作为燃料的室式炉、连续炉或转底炉等来加热钢料。大型锻造链轮毛坯或钢锭则常采用以油、煤气和天然气作为燃料的车底室炉。燃料加热的缺点是劳动条件差,炉内气氛、炉温及加热质量较难控制等。
二、电加热:
电加热是将电能转换为热能而对金属坯料进行加热。电加热具有加热速度快、炉温控制准确,加热质量好,工件氧化少、劳动条件好、易于实现自动化操作等优点;但设备投资巨大,电费贵,加热成本高,目前在我国大量应用还受到一定限制。按电能转换为热能的方式可分为电阻加热和感应加热。
1.电阻加热:
根据产生电阻热的发热体不同,有电阻炉加热,接触电加热和盐浴炉加热等。
(1)电阻炉加热:
电阻炉是利用电流通过炉内电热体时产生的热量来加热金属。
(2)接触电加热:
接触电加热是将被加热坯料直接接入电路,当电流通过坯料时,因坯料自身的电阻产生电阻热时坯料得到加热。
(3)盐浴炉加热:
内热式电极盐浴炉的工作原理是,在电极间通以低电压交流电流,利用盐液导电产生大量的电阻热,将盐液加热至要求的工作温度。
2.感应加热:
感应加热的原理,在感应器通入交变电流产生的交变磁场作用下,置于交变磁场中的金属坯料内部便产生交变电势并形成交变涡流。由于金属毛坯电阻引起的涡流发热和磁滞损失发热,使坯料得到加热。
因此,锻造链轮加热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具体的锻造要求及投资效益、能源情况、环境保护等多种因素确定。燃料加热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电加热主要用于加热要求高的铝、镁、钛和一些高温合金,为了适应特使材料锻造工艺的需要,满足各种精密成形工艺的要求,今后电加热方法的应用必将日益扩大。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