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工艺中使用的模具控温第二篇
已有 63 次阅读 2018-06-05 14:55传统的压铸模具热处理工艺是淬火-回火,以后又发展了表面处理技术。由于可作为压铸模具的材料多种多样,同样的表面处理技术和工艺应用在不同的材料上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史可夫提出针对模具基材和表面处理技术的基材预处理技术,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对不同的模具材料提出适合的加工工艺,从而改善模具性能,提高模具寿命。
热处理技术改进的另一个发展方向,是将传统的热处理工艺与先进的表面处理工艺相结合,提高压铸模具的使用寿命。如将化学热处理的方法碳氮共渗,与常规淬火、回火工艺相结合的NQN(即碳氮共渗-淬火-碳氮共渗复合强化,不但得到较高的表面硬度,而且有效硬化层深度增加、渗层硬度梯度分布合理、回火稳定性和耐蚀性提高,从而使得压铸模具在获得良好心部性能的同时,表面质量和性能大幅提高。
经过较长的周期,模具表面是受交互的压缩和拉伸应力的影响,结果产生了塑性变形,这使得模具的屈服应力减少,残留的拉伸应力增加,并导致其持续增长直至裂纹的产生。这种裂纹的形式在铝和铜的压铸成型中是非常普遍的,因为在成型过程中都是经受了熔融金属的高温和热冲击。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