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CFA之路—CFA level 1-3出坑经验谈 (内含超多干货)

已有 222 次阅读  2018-09-21 13:37

       个人背景:

  工程学本科,金融学硕士,参加工作三年多

  2015年CFA level1 5A4B1C通过;

  2016年CFA level2 未通过;2017年CFA level2 4A4B2C通过;

  2018年CFA level3 5A2C通过。

cfa考试成绩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求学的道路漫长而目标又模糊不清,但我还是会百折不挠,全力以赴地去追求和探索。

  谈到CFA,迷茫仍然是很多考生的主旋律,纠结的地方主要在于:

  1.CFA对标美国成熟市场,很多内容不接地气,无法带来直接收益。

  2.准备周期太长,一旦开始就至少是两年半时间的投入,就为一场考试,每年“人间蒸发”3-4个月,期间杜绝一切娱乐活动、外出聚会。

  3.CFA考试对英文要求较高,金融方面重量级且实用的证书还有CPA、司法等等,不但更适合国内金融市场环境,还为母语考试。

  不过,我最终选择CFA的原因也很简单,一是学生阶段总觉得学的不够扎实,想通过CFA这个体系完善、覆盖面广、深度尚可的考试巩固所学知识,了解成熟金融市场的运作体系。二是从学生时代起英语就一直是自己的弱项,甚至存在严重的偏科,成为一块“心魔”,到本科阶段才有所好转,害怕工作以后语言水平有所退步。

  现在回想起来自己也确实实现了这两个小目标,刚毕业时,整个金融在我眼中还是一座座孤岛,CFA的学习让我把以前学习的各个学科串联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成的世界观,有一种打通了任督二脉的感觉。三个级别的全英文学习和考试也巩固了自己的语言能力,阅读英文文献毫无压力。当初设立的目标基本达成,可以说是不忘初衷吧。

  除了少数天赋异禀的学神,CFA对大部分人来说都会是一场持久战。对于正准备入坑或者正奋斗在出坑路上的考生来说,我的建议是要么不考,要么就坚持下来,不要抱着就考一级,或者学一下看看的心态,至少要考过CFA二级或者都考下来才是对自己的实力和付出的证明。

  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我自认为不是考试型选手,完成CFA三级别的考试,主要靠毅力与坚持。陶渊明曾说过:“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CFA的备考也是稳扎稳打,逐步积累的过程,也许投入了时间也无法感受到明显的进步,但是功夫到了自然而然就能融会贯通。

  16年CFA二级的失败,是我备考生涯最迷茫的时候,一是在职复习,可用时间大幅缩短,加上二级难度相对一级大幅提高,让我一度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深刻反思后,其实还是自身基础不够扎实、知识点掌握不够深入。第二年投入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也就通过了CFA考试,CFA三级时吸取了失败和成功的经验,学的更加扎实和深入,最后的结果也证明了自己的备考思路还算有效。

  CFA的特点是CFA考试科目多,内容涵盖面广而杂,特别是一级的考试,目的是构建一个金融的世界观,二级和三级也有一定深度的。但是,和其他国外的考试类似,CFA的题目设置并不会为了难而难,也少有偏题怪题,这一点和国内的一些考试在考察思路上区别还是挺大的,它主要考察的是知识的掌握和灵活使用程度,需要理解知识点背后的原理才能顺利通过三个级别的考试。

  感想谈了这么多还是要上干货的,我的备考思路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但是还是可以做一个参考:

  一、设定目标,分阶段完成

  一般在职备考可以提前3-4个月开始安排复习计划,对于时间较多的在校学生来说还可以安排的更加紧凑,每次基本上要先花一个半月进行初步学习,这一阶段的目标是知识点全覆盖,每个知识点背后的原理要尽量弄明白,一、二级可以通读NOTES,也可以通过培训课程、视频网课进行学习,CFA三级最好读一下原版书。

  >>>>>>>>

  第二阶段为习题训练和出题方向把握,主要是进行少量习题的练习,可以做一下原版书后习题和NOTES每章后配套练习题(三级可以任选三年的上午真题练一下),这一阶段可以与第一阶段交叉进行,也就是学完一章之后就做一下对应习题,避免学完一遍开始做题时最先学的内容已经忘光了。少量习题的练习可以巩固第一遍学习的内容,体验一下每个考点的出题方向,为下一阶段的整理打下基础。

  第三阶段就是归纳,消化和整理阶段,时间大概半个月到一个月。这一阶段推荐进行完整的笔记整理,目的是把NOTES、讲义、书本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结合前期做题的经验总结考点、难点和各个题型的应对方式,也就是把书“读薄”的过程。

  第四阶段是“刷题”阶段,这一阶段推荐做金程百题、官网在线题库或历年MOCK,这三类会有不少重复题,不用都做,另外就是原版书后第一遍做错的题和重要章节的题可以再过一遍,这一阶段要刷多少题视做题的感觉而定,相信有了前三个阶段的积累,做题的过程应该不会特别痛苦,主要目标就是训练做题手感、提升解题速度、巩固知识点和查漏补缺。这一阶段可以继续对自己的笔记进行补充和完善,确实有掌握不好的知识点可以回去看一下书或者听一下强化班的课程。最后就可以整理心情,奔赴“战场”。

  >>>>>>>>

  附我的CFA三级备考时间安排表:

附我的CFA三级备考时间安排表:

  二、选择合适的备考资料

  虽然每一份备考资料都有其使用的价值,但是寻找一份合适的备考资料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我本身擅长收集各路资料,也走过一些弯路,对市面上主流的备考资料都有所了解。下面就我了解的CFA备考资料做一个我心目中的优先度排序:

  主要使用的材料和笔记

主要使用的cfa材料和cfa笔记

  CFA二三级的备考资料堆起来也这么高了

CFA二三级的备考资料堆起来也这么高了

  1.教材的重要性排序:

  第一梯队:NOTES(仅一、二级)、CFA网课视频。

  国内用的比较多的就是Kaplan出的NOTES,Kaplan作为老牌大厂,NOTES基本是浓缩了CFA的精华,内容较教材精简很多而且重点突出,对考试很有针对性,唯一的缺点是有可能遗漏考点。CFA三级的NOTES水平大打折扣,很多地方模糊不清,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CFA三级NOTES也可以看,但绝对不是第一梯队的教材。

  CFA网课视频的好处是讲课老师大多有多年教学经验,配合精心编排的讲义,无论是从考点覆盖的广度还是理解的深度来说绝对能满足通过的目标,网课还会教授一些记忆和解题的诀窍,非常实用。另外,网课的时间安排较为合理,如果能跟上节奏,也可以化解时间安排上的烦恼。不过市面上网课种类繁多,从各机构的通过率统计来看,应该没有特别大的差距,鉴于我只看过金程视频,无法做一个客观的比较和推荐,大家可以自己去试听比较比较

  >>>>>>

  第二梯队:原版书、官方道德手册。

  原版书的内容庞杂,阅读量大,但内容全面,细节讲解和逻辑思路非常清晰,如果想打好基础,或者深入学习的可以选择原版书作为学习材料,缺点是重点不够清晰,考试针对性不如NOTES和网课。

  道德手册可以作为道德部分的主要复习材料,替代NOTES和原版书的道德部分,道德一直是CFA考试的重中之重,在每个等级中都有一定的占比,CFA独有的道德体系也决定了其无法通过其他课程进行学习。道德手册涵盖了三个级别道德部分的考点,讲解细致且搭配大量案例分析。在一级学习时完整的学习和阅读道德手册对整个三个级别的考试都有很大的作用。

  第三梯队:各种中文教材、他人总结的笔记、公式表、框架图等。

  据我了解,中文版教材有国内培训机构编写的参考书和单纯的NOTES译本两种。虽然中文版教材对于部分语言欠缺的考生来说有辅助理解提高效率的作用。但初学者还是要尽量避免使用,CFA对于英文阅读量和阅读速度还是有一定要求的,从一级就要开始培养自己的英语阅读习惯,掌握英文专业术语。

  他人总结的笔记等材料一般比较有个性,每个人的知识面和特点不同,复习笔记可以借鉴或做辅助记忆使用但不要直接拿来当作学习资料,CFA考试需要理解知识点背后的原理,死记硬背很容易吃亏,建议CFA报名考生自己消化和整理才是王道。

  2.习题的重要性顺序:

  第一梯队:原版书后习题和历年考试真题(三级上午题)。

  原版书课后习题一定要做,一定要做,一定要做!重要的事说三遍!虽然一、二级没有看原版书的必要,但原版书的课后题是官方编写的,它与协会的出题思路和语言风格一脉相承。前两次考试我都忽视理论原版书后习题,虽然做了很多题,但考试时总感觉和做过的题有些差距,直到第二次备考二级无意间做了原版书后习题,如获至宝。原版书后习题不但要做,并且做完之后还要总结错题,弄清楚错误的原因,以免碰到类似的题目再犯相同的错误

  CFA三级的上午真题作为整个CFA考试中唯一能接触到的考试真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作参考习题也可作模考用。值得注意的是金程每年会出一本Case Book,将近十年上午题按科目进行汇总,同时剔除了删掉的考点,是不错的备考资料。

  第二梯队:金程百题/官网在线题库/历年MOCK。

  其实这三类题目有非常多交叉的部分,金程百题的来源大多是原版书和MOCK,不过是按科目进行切分重组的,同样剔除了删掉的CFA考点,把相同知识点的考题放到一起,会很容易发现考题的共性。

  MOCK和在线题库虽然都是官方出版的模考题,但其出题思路和真题还是有一定的差距,题目一般比真题要长,部分题目会较偏,整体难度略大于考试。官方的网络题库按章节编排,适合做章节练习,做完后会给出你每一部分以及全球其他考生的得分情况,还会不定期的加入新题,可作为自身掌握情况的参考。

  MOCK题目大部分是从官网题库中抽取题目组卷的,其考试形式、题目设置都与当期考试极为接近,适合做模考使用,一定要掐时间做。由于每年CFA考纲都会变化,所以MOCK建议一般只做最近三年的。

  第三梯队:NOTES习题、Kaplan Practice Exams等其他机构自出习题。

  Notes习题以及Kaplan出版的Volume1、Volume2出题不是很规范。有的太简单,有的太偏,有的题目本身就有歧义,和真题的出题思路和风格偏差较大,指导意义不强。

  如果前两类题目都刷完了,该部分题目也可以拿来练手用,但实话说还不如把前两类的题多刷两遍。此部分题目适合不把能刷的题刷完就不安心的CFA报名考生。

  三、其余细节杂谈

  1、笔记整理方面

  整理笔记要有所规划,目标就是为了以后复习做题的时候不用再去翻阅书本和课件,随身只带笔记本。所以要尽量涵盖所有考点、重点,但也要有所侧重和取舍,舍弃自己完全掌握和考察可能性小的知识点,这样才能把书读薄。考场上回忆知识点时,我往往能首先回忆起该部分内容记在了笔记的哪个位置,以及当时如何整理的

  学习笔记

学习笔记

  一些笔记范例,请忽略我潦草的字

一些笔记范例,请忽略我潦草的字

  CFA一级和CFA二级的笔记,每级都整理了四本

  三级时吸取的CFA一级二级多本笔记查阅难,不灵活的缺点,使用神器活页本,优点在于:可以放很多页,基本一本一级问题不大;整理阶段每次只要带几张纸在身上,减轻负担;可以任意调整前后顺序,后续查漏补缺想要修改或加入新内容只要替换纸张即可,非常方便。

  三级的活页本笔记

CFA三级的活页本笔记

  2.要不要加入学习群

  大部分CFA考生都是单兵作战,不过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学习交流群出现,我建议可以找一下周边的小伙伴或者加入考生交流群,一方面是了解最新的资讯,分享备考资料,经验心得,迷茫时也可以群里寻找支撑,相互打气,

  另外一方面是有搞不懂的题目或知识点可以拿到群里和大家分享,也可以主动回答一些其他小伙伴的问题,大家放到群里的问题一般都有些共性,而且在群里和大家探讨过的问题,往往会记忆特别深刻。但要注意不要花太多时间“泡”在群里,毕竟考场仍然一个人的战场。

  3.考前要不要请假

  在职考生可能会纠结这一点。我觉得请假复习的问题因人而异,但有条件的话最好还是在考前请几天假,因为考试从周六上午开始,周五下班以后休息一晚,当地没有考点的考生还要辗转外地,大脑没来得及转换就奔赴考场,不利于临场发挥。很多时候没通过就差那一点点,如果考前能有一两天让自己提前进入状态,也许就能避免悲剧。

  4.考试当天Tips

  大家都是从小考到大,基本都身经百战,一些基本的证件文具准备、答题涂卡就不用多说了。不过CFA考试还是有一些独特的注意点。首先是一整天的考试,上下午各三个小时,非常考验意志和专注度,我一共经历过三个不同的考场,上午的考试12:00结束后,一般需要半小时左右才能收卷离场,下午又需要在1:30之前入场,中间仅有的一小时时间,还要花在排队拿包、排队上厕所、排队寄包上,时间其实相当紧张,所以要提前适应一下没有午休的连续作战。另外就是大部分考场买午餐往往也要排队,且就餐座位非常紧张,所以建议提前准备好盒饭、面包、三明治等简餐填报肚子就好,下午考完后可以尽情享受大餐犒劳自己大门。追求卓越的道路一定是困难重重的,CFA仅仅是其中一道小小的关卡,要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能乘风破浪,高挂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相关推荐:注册金融分析师 CFA是什么意思 CFA考试时间 CFA是什么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