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停黑还绿”:看甘肃文县碧口镇的绿色发展

已有 316 次阅读  2017-05-04 15:06   标签甘肃省  脱贫致富  甘肃文县  陇南市  农产品 
郭文平刚度过一个繁忙的小长假,这位西部茶叶商人就又在家乡碧口镇实施一个电商众筹扶贫项目。他将通过网络帮助151户贫困户销售他们种植的绿茶,参与众筹的网民将被邀请到他的家乡休闲观光。酞青绿

  甘肃省陇南市文县碧口镇是我国目前为数不多的北方产茶区,茶叶已经成为当地的主要农产品,许多群众靠此脱贫致富。http://www.tjhuli.com

  今年50岁的郭文平已经做了20年的传统茶叶生意。从当年大量购销外地茶叶,到如今通过网络把当地产的绿茶卖出去,郭文平的生意见证了这个西部小镇的发展之变。

  碧口镇有过辉煌的历史,是“北茶马古道”所经之地,明清时期是西北繁华的水陆码头。

  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碧口镇成为了一个工业重镇,高耗能、高污染的硅矿企业多达10余家,这些企业沿河而置长达两三公里。硅铁厂成为当地经济的“龙头”,但也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破坏,青山绿水被黑烟浓雾抹脏了脸,许多当地群众都有小镇被笼罩在灰色粉尘当中的记忆。

   “过去十来年,我们开始‘停黑还绿’,不能再让污染破坏青山绿水,给小镇找一条发展新路。”碧口镇党委书记陈宝林说,现在碧口镇产业结构已经出现了大变化:下决心把高耗能矿产冶炼企业全部关停,取而代之的是以绿色经济为主导的新产业。

  郭文平经销的绿茶,就是碧口镇最重要的绿色新产业产品。

  碧口一带种茶,有源远流长的历史。陆羽的《茶经》里就有碧口李子坝一带茶叶的记载。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碧口就开始大面积种茶,但由于茶叶品种问题,直到本世纪初,茶叶给当地群众带来的收入仍然非常有限。

  2002年引进新品种“龙井43号”,让碧口茶叶摆脱了低品质的历史,加上启动退耕还林工程,当地茶叶生产步入快车道。现在,文县绿茶在全国市场知名度大大提升,当地出产的“明前茶”,每公斤售价高达4000元以上。

  目前文县茶叶种植面积7.9万余亩,其中投产茶园面积5.8万亩。13个贫困村的8000多户农户从中受益,茶产业帮助当地许多群众脱贫致富。碧口镇马家山村村民康开峰告诉记者,他家有28亩茶园,每年收入超过20万元。


  茶园与青山吸引许多外出年轻人返乡。李扬、王有伟和杨瑞三个“90后”看着山里流出来的泉水好,他们合伙筹款加上贷款,投资建设了一个饮用水厂。水厂还聘用周边的残疾群众进厂工作,帮助他们在家门口就业。

  种茶需要好环境。文县茶叶主要分布在海拔600米到1560米之间的白水江自然保护区边缘的山地之中,生态环境好,无污染。碧口镇水蒿坪村支书高清明说:“现在保护好青山绿水已经成为村民的共识,人人都成了护林员。”

  如今的碧口,山似翠屏,水似碧玉,天朗气清,风景如画。周围的山坡上,青瓦白墙的新房子零零散散,四处分布,茶农在茶园里劳作,这一派田园风光吸引着各地游客前来观光,以绿色为支撑的生态旅游正成为碧口镇的“首位产业”。郭文平说,在他电商众筹扶贫过程中,许多网友除了买茶,更希望能来茶园感受绿色,享受好环境。

   “茶好,生态好;生态好,茶更好。”陈宝林说,“停黑还绿”之后,碧口镇通过绿色发展出现良性变化,不仅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也为群众脱贫致富打开了“绿色”通道。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