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管幕顶进施工方案

已有 391 次阅读  2016-08-22 14:08   标签施工方案 

  管幕顶进施工法是一种用以解决明挖施工中断给地面交通带来的不便的施工方法,特别是在高等级路面下作业时,对路面变形、沉降、安全稳定性都有极高的要求。那么管幕顶进施工方案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

  一、顶管进出洞技术措施

  1、土体加固

  当在软弱土地区进行管幕施工时,由于管幕段所处的土层基本为流塑状的土,含水量大,强度低,为保证管幕钢管进出洞时洞口的稳定性及防水要求,避免软弱土体及地下水涌入工作井内,造成地表沉降,同时为增加始发井后靠土体的稳定性,需要采取土体加固的措施。土体加固要求为:

  (1)土体加固、改良后的土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需大于1.2MPa。但也不能太高,以免造成顶管顶进时顶力太大,影响顶进精度。

  (2)加固范围按3米考虑。加固过程中,应对地表进行跟踪监测,地表隆起应控制在20毫米以内。

  2、顶管出洞技术措施

  (1)出洞施工

  在出洞施工之前,需要通过开观察孔等手段,确认加固后的土体的止水性达到设计要求,防止由于加固效果不良,导致洞口泥水涌入。若土层加固未达到设计要求,则需要进行二次加固处理,直到确认安全后,才可进行顶管的出洞施工。

  为防止掘进机出洞时发生磕头现象,可采取如下措施:调整后座主千斤顶的合力中心,出洞时加密对掘进机偏差的测量,一旦发现有下磕的趋势,立即用后座千斤顶进行纠偏。

  (2)洞口止水装置

  在软粘土及淤泥质粘土地区,地下水也是管幕施工的一大影响因素。对于高地下水位地区,为避免推进过程中的涌水及涌砂现象,应尽可能选用具有水密性的推进机头,或在推进进行的过程中进行止水灌浆。为有效地防止地下水、润滑泥浆流入工作井内,需要设置有效的洞口止水构造。

  3、顶管进洞技术措施

  在机头将要达到接收井时,要精确测出机头姿态位置,尽量满足橡胶法兰与机头同心的要求。在顶管结束后,顶管首节与尾节和井壁预埋钢环连接,并作密封处理。

  二、管幕渗漏的防治

  虽然在开挖前,管幕接口间压注过高分子浆液,但随着开挖的进行,管幕接口仍然可能渗漏。此时,根据渗漏点的部位应分别采取措施:

  (1)渗漏点在已开挖的部位:此时用电钻在连接口部位穿孔,直接压注油溶性聚氨酯。也可以采用钢板封堵后压注聚氨酯。

  (2)渗漏点在开挖部位前方:派人乘小车进入钢管,在预定部位压注聚氨酯浆液。如果发生在侧壁且深度较大,视情况可以在地面振管注浆。值得指出的是,为保护地面绿化,管幕以上土体不容许注任何浆液。

  三、触变泥浆减阻

  管幕顶进施工中,触变泥浆的应用是减少顶进阻力的重要措施。顶进时,通过顶管机铰接处及管节上预留的注浆孔,向管道外壁压入一定量的减阻泥浆,在管道四周外围形成一个泥浆套,减少管节外壁压入一定量的减阻泥浆,从而减少顶进时的顶力。泥浆套形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减阻的效果。

  四、钢管焊接

  为提高焊接质量与焊接速度,可以采用管道自动焊接技术,以人工焊接为辅,自动焊接为主。

  由于管幕钢管的厚度较厚,管节头部设单面坡口,尾部不设坡口,这样管节顶进时不会减少受力面积,坡口采用45°。

  管节吊下井后,先进行拼接。拼接时,在前一节管节尾部烧焊几个“搭子”,通过在搭子中打入铁楔,可将后一节管节头部整形,使之与前一节尾部能相连接。拼接时,前后管节间应留1~2毫米的空隙,利于烧焊牢固。

  管棚施工队【北京八方陆通】15年专注管棚施工,提供管棚施工方案、大管棚施工工艺、隧道管棚施工方案、管幕施工、管棚施工动画视频。【管棚施工队电话:13811702687】网址:http://www.bj-bflt.com/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