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浅谈山区城镇河道治理

已有 357 次阅读  2018-04-19 17:23
  一、河道基本情况

  石城县属长江流域赣江水系,境内水系发达,河流密布,全县大小河溪140条,其中集中面积100km2以上的河流7条,总长1099km,平均河网密度为0.69km/km2。大部分村庒建在河流边上,乡镇政府所在地全部建在河流旁边,其中县城被赣江源头河——琴江横穿而过,将县城一分为二。六安环保公司

  由于在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大量砍伐树木和开垦,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加上两岸乱弃以及桥梁分隔阻碍等人类活动的影响,现状河道大多宽窒窄无序,河岸杂草丛生,河道淤塞,汛期排洪不畅,经过二十多年的治理,现河道的水土流失已基本得到控制,泥沙已大为减少,但行洪障碍仍未消除。

  二、城镇河道治理情况

  1、城区河道基本情况

  石城县是江西省四大暴雨区之一,城区地势低,历史上水患频繁,仅解放后50多年中就发生大洪水9次,给县城造成巨大损失。造成城区洪灾的原因一是琴江河上游植被较差,蓄洪能力低,径流量大,加之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砂淤积,河床逐年抬高,河道泄洪能力降低;二是堤防标准低,缺乏管理,年久老化,人为破坏,洪水侵蚀,损坏已相当严重;三是河道行洪断面小。

  为解决县城防洪问题,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尤其是近几年由于县域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国家又不断加快水利工程的建设,县委县政府决定聘请既有河道治理先进理念,又有城市景观理念的设计单位,对我县城区河道进行治理及城市景观打造。

  2、城镇河道治理

  首先是规划治导线。规划治导线是整治河道和修建控制引导河水流向、保护堤岸工程的依据,按照规划治导线整治河道和修建控制引导河水流向、保护堤岸等工程,是为了保证河道正常的行洪、泄洪,若不按照规划治导线整治河道和修建控制引导河水流向、保护堤岸等工程,不但会影响河水的走势,在洪水到来时,可能会导致溃堤等事故发生,或者影响行洪畅通和防洪工程、堤坝的安全。二是对河床进行整治。根据设计纵坡、结合水生植物种植需要,主要是清除河床内阻洪的违章建筑、砂场等河障,对常水位以下河床按行洪断面进行疏浚,使河床平顺通畅,确保河道排水通畅,河床结合河道拓宽一并整理。三是在城区出口设立自动翻板坝,自动翻板坝在枯水季节能蓄水,形成城区水面,改善城区水环境,洪水来时又能及时泄水,确保城区防洪安全,四是堤、路及城市景观休闲结合。将机动车道后移,使防洪堤宽为50米至100米不等,通过亲水平台娱乐设施景观绿化等项目的打造,增加市民游客的游憩活动与旅游观光的场所。

  3、治理成果

  一是提高了城市防洪标准,增强了城市防洪能力。通过对河道进行整治及建设防洪堤坝,确保了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二是恢复和改善了城市水生态环境。通过对河床进行疏浚及新建设拦水坝,大大增加了河道水面面积,增添了城市活力,提升了城市品味。三是改善了人居环境。堤、路及城市景观结合,通过亲水平台娱乐设施景观绿化等项目的打造,尤其是将机动车道后移,不仅改善了城市交通,又大大增加了滨水区面积,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优美的旅游休闲场所。

  三、主要经验

  1 河道治理要坚持人与自然相协调原则

  从本质上来说,人和自然进行相互协调发展这一科学观念是从过去传统水利转变成为现代水利根本渠道,同样是人们在意识上面对自然本身的回归。在大自然的不断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河道,河道便成为了大自然所带来的造化,随后人们就选择在河道产生的地方不断休养生息,在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来进行自然环境的适应过程以后,人们也实现了自身的膨胀发展,并且不断的按照自身需求来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时至今日,人们才真正的意识到人和自然之间应该是一种相互协调的关系,所以,人们主动地和自然相互适应,抑制以及改善河道的自然环境恶化这一种趋势,使得人类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

  2 河道治理要坚持可发利用和保护环境相互协调原则

  在河道治理的工程措施方面,我们必须要意识到,水利工程不仅仅要在供水、防洪等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同样在修复生态系统以及改善水环境等等方面有很大的作用,改善水利生态环境对于领域范围里面我国经济社会得到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建设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了水利工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内容,将建设水利工程从而带动自身的水生态改善其实是一件一举多得、事半功倍的事情。

  3 河道治理要坚持水利服务社会重要原则

  水环境、水安全以及水资源都从属于人口资源环境这一个范畴之中,更加是当前社会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重要的内容,从始至终,水利都是为人类社会进行服务,在农业社会中,水利主要是农业发展最为根本的命脉,在当今社会中,水利是当前整个社会基础产业以及基础设施。所以,我们必须要将水利放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这一大的环境之中,将其与整个社会发展以及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行密切的联系。

  四、构建城镇河道安全体系的探讨

  想要构建一个高质量的城镇河道安全体系,要求我们首先要完善和建设防洪工程体系,按照泄蓄兼施、以泄为主、堤库结合等方针政策,并且采取下泄、中防以及上蓄工程措施,堤围的建设标准必须要和受到保护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相互适应,将保护重点突出,堤围的建设并不是越高就越好,必须要将片面追求加高培厚很好的避免,将以水安全措施作为基本前提,针对保护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河流特点,将设计、规划、科研以及建设工作做好。城镇河道治理还要结合城镇建设,将优化水环境以及防洪作为根本的目标,适度、合理 的进行河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采取合理调配、开卡还河、疏浚治理以及清障等综合性措施,将河流泄洪标准和泄洪能力全面的提高,并且要统一进行延伸布局的安排,保持河道河态的稳定,最终达到改善水环境和安全泄洪的基本目标,使河道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和开发,为可持续发展以及河流流域地区防洪的安全等提供一个根本保障。

  五、结束语

  本文中,笔者首先从石城县城河道治理情况总结河道治理要坚持人与自然相协调原则、河道治理要坚持可发利用和保护环境相互协调原则以及河道治理要坚持水利服务社会重要原则,接着又从构建水利工程安全体系探讨了河道治理生态水利模式。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