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2011年无纺布袋企业或迎来发展机会

已有 898 次阅读  2011-09-22 13:05   标签无纺布袋  塑料袋  帆布袋 

 

上海无纺布袋

“限塑令”一出,与商场超市经营受影响相比,遭此冲击更大的是上游塑料袋生产企业。摆在塑料袋厂家面前只有三条路:转产、“打擦边球”——生产更厚的塑料袋或者停产。无纺布环保袋生产企业或将迎来机会。

  生产企业转产“自救”

  位于汉口人和街的中国鸿达盛塑料彩印包装厂自从去年嗅出政策风向就开始“两条腿”走路。该厂销售经理林月竹介绍,春节前鸿达盛就开始与其他厂商合作尝试小量生产无纺布袋,第二个应对之策是生产厚于0.025毫米的塑料袋。无纺布原材料是聚丙烯,一个无纺布购物袋90 天内就可以彻底分解,而一个塑料袋则需要300 年。
  武汉万达环保塑料厂生产的购物塑料袋此前一度供给武汉所有大型超市oi9rstr。据了解,目前万达已转向生产盛放肉类、生鲜等食品塑料袋,食品塑料袋不在“限塑令”范围内。“这种袋子制作材料、工艺等要求更严格,需要卫生部门审批,而现在审批条件已非常苛刻。”该厂销售经理徐刚表示,“转产生产食品塑料袋竞争压力相对小很多。”

  洗牌与否取决于执法力度

  记者近日走访后发现,武汉塑料袋厂多半规模较小,当年起家时多靠二手的吹膜机、印刷机和封切机组成简单生产线,无排无照者居多。这些小塑料厂面临被清理出市场的危险。
  “塑料袋厚度增加后生产企业成本随之上升,由于有偿使用,需求量将大幅减小,内外夹击下没有销路的小塑料厂只有死路一条。”汉口一家小塑料厂老板一语道出其中困境,“当然可以转产,转而生产无纺布袋,可是成本大增,市场前景却仍是未知数。”
  据了解,最差的无纺布袋生产线只要10 万元,好的要100 多万元。即使最差的生产线,无纺布袋最低成本也比塑料袋高一倍多。
  “目前大部分小塑料袋厂持观望态度,业内能不能洗牌还要取决于政府部门的执法力度。”徐刚分析,要求有偿使用,一些大型超市比较好控制,小型商店、超市、集贸市场执法难度则要大得多,如果抓得不严仍有较大的市场空间。执法部门如果从生产厂家源头狠抓,一些没有资金转产的上海帆布袋企业只好倒闭。


 

分享 举报